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九六章 另眼相看,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隱約之間有種被算計的感覺?自從上次被呂惠卿利用之後,趙頊在這方面就特別的敏感。

至於這次的事情,他完全沒有疑心到呂惠卿,畢竟呂惠卿沒有參與的機會,何況他也是這件事大受害者!

總而言之,皇帝趙頊和宰相王安石都對林昭很不爽!

紙終究還是保不住火的,當朝廷質問林昭在錢塘縣青苗法推行過程中表現時,林昭的某些言論,以及那些對青苗法的見解終究還是曝光了。

密奏又如何?至始至終沒有推行青苗法,已經是個很好的證明了,結果只會讓趙頊與王安石對林昭更加的不滿!

不過這一切在目前看來,表現的並不明顯,至少林昭表面上沒有任何的過錯,自然不能輕易怎麼著……至於富陽縣王員外之死,朝廷也迅速派人調查,富陽縣令劉惠在這件事中確實有處置不當的情況。至於三十戶一擔保的情況,則是被做成青苗法推行舞弊的典型論罪。

劉惠根本沒有來級的享受論功行賞的快樂,甚至從來不曾有過升官的機會。就這麼著因為急功近利,以及些許偶然事件而倒臺了,至於生死,自然會有三法司去定論。

很悲催的縣令,他根本就沒話說,即便明知道全國地方官大部分都是在幹,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有道是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他就是這種不長眼的典型,自然就得嚴懲不貸了。

要知道,皇帝趙頊與宰相王安石根本就沒有打算承認青苗法有什麼不對。結果只能是認定,是劉惠具體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

而這種問題在全國範圍內,是極少數,極個別的,這一次他必須死,必須要明正典刑。

對於這樣的結果,朝中大臣們只能是失望,畢竟沒有觸及事情的根本。說到底,只是治標不治本,起不了太大作用。

官家和王相公明顯是有點諱疾忌醫,就連林昭親自上奏都是這般結果,有見識的朝中大臣,難免會有所失望。

不過,與此同時,他們對林昭是越發的佩服,越發的有興趣了。

在此之前,林昭可是被看成是新黨堅定的追隨者,王安石的嫡系親信。但是透過這件事,很明確的事實擺在這裡,林昭並不是是那種一位鑽營向上的人物。

至少他願意說真話,哪怕是真話很刺耳,同時發覺他說的很多東西都是對的。由此可見,林昭的私心並不是那麼強烈,他更多還是為了朝廷,為了百姓,至少態度從從始至終都是端正的。

林昭開始讓保守派的官員另眼相看!

文彥博文相公回到家中時,六子文及甫便侍候身前!

其他幾個兒子多部分都外出做官了,文及甫因為還在讀書,加之文彥博特別的器重,一直留在身邊教養。

“父親,聽說林東陽出事了!”文及甫一邊為父親奉茶,一邊小聲探問。因為以前在汴京有過幾次接觸,勉強也算得上是朋友,所以聽聞風聲之後,文及甫有些好奇,這才忍不住詢問。

文彥博笑道:“你們訊息還很靈通嘛?”

“太學那邊都傳開了,據說是林昭因為青苗法得罪了官家和王相公!”

“確有此事……”文彥博對兒子沒有絲毫隱瞞。

文及甫道:“那林昭的前程會受到影響?”

“興許吧!”文彥博似乎是在自言自語,旋即又問道:“此事,你怎麼看,你覺得林昭是對是錯?不必考慮為父的立場!”

文及甫道:“單單是報答知遇之恩的話,林東陽就錯了;但作為一個朝廷的臣子,一個忠心耿耿臣子,這麼做就沒錯!”

“是啊,之前有些小看了林東陽這孩子,沒想到品姓還是很不錯的,這次是有些為難他了!”文彥博一聲嘆息,已經很好表明了心跡。至少在他心目中,林昭的做法是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資治通鑑:破萬卷書,笑話

葉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