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六五章 堅守與奔襲,宋王,尹三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時間賽跑,嚴格意義上也不能這麼說。
準確來講,應該是林昭的速度與景思立的忍耐力比拼,勝敗在此一舉。
青宜結鬼章依舊矇在鼓裡,他的目的是殲敵,與時間無關。
景思立來的很快,數曰之內便過洮州、當川堡、克羌香子、珂諾城,來到河州以西,直奔踏白城去了。
一路上,景思立的心情都很緊張。
明知道前面是陷阱,還要義無反顧跳進去,那種感覺可想而知。不止如此,還需要小心翼翼,不至於被吐蕃人偷襲,瞬間全軍覆沒。卻又不能防備的太明顯,否則容易被吐蕃人發現端倪。
作為一個誘餌,需要引人上鉤,卻又不能被敵人一口吞掉,最好是反咬一口,這個程度當真不好掌握。
對景思立而言是個不小的挑戰,壓力也不小。
木徵在接到訊息後,對踏白城的攻勢並未減輕,必須要做個樣子,否則景思立可能會生出疑心。
雙方如今都是一個“騙”字為主,盡一切努力將對方引入自己設定的彀中。
青宜結鬼章則暗中部署,兩萬人已經張開了一個大口子,等著景思立鑽進來。
與此同時,木徵以角廝羅孫子身份發起號召,煽動熙河一帶的吐蕃和諸羌部落出兵襲擾城池。宋軍對此不厭其煩,不得不分兵保衛,景思立這邊自然也無法抽調出更多的兵馬。
這一點正中林昭和景思立下懷,如此一來,兵力的問題上更加能夠自圓其說。似乎還得感謝木徵幫忙圓謊,只是如此一來,當真沒有多餘的兵力,景思立麾下的六千將士徹底成為一支孤軍。
當到達踏白城附近的時候,斥候來報:“將軍,發現吐蕃伏兵!”
果然如林昭所料,這個時候景思立當真有些佩服林昭了,只是這樣的結果著實讓人高興不起來。
隨行的將領們頓時有些慌了,中計了?進入了別人的埋伏圈?木徵不是隻有那麼一點兵力嗎?
“是河湟青宜結鬼章所部!”
景思立的回答,頓時讓許多的將領心中一冷。青宜結鬼章有多少兵力,他們都是知道了。如果是這樣,豈非意味著自己被三倍以上的大軍包圍了?
“不要慌,沉著應對!”景思立早有心理準備,最為淡定,他瞧見不遠處有一座山頭,當即吩咐道:“去哪裡,倚仗山頭固守!”
“是!”將領們倒是服從命令。
一邊撤向山峰,景思立便開始分配任務,讓每個將領各司其職,堅守不同崗位。
“王寧,你來殿後,務必拖住吐蕃軍隊,給我軍佈陣爭取時間。”
早在來之前便預料到會有這樣的局面,所以景思立已經思考過很多遍應對策略了,心中多少有些章法,根據每個將領的特點已經有安排。
一名人高馬大的將領閃身出來,帶著數百將士便擋在了後面。
王寧,環州人,悍勇無比,乃是一員猛將,平曰裡膽色過人,這種時候也唯有這種人才能鎮住局面,為大軍爭取時間。景思立選人倒是一點沒錯,王寧接到命令之後,眉頭都不曾皺一下,足可見此人膽識與品姓。
他是條漢子!
“韓存寶、魏奇護衛兩翼,防止敵軍襲擊,楊楶注意後營,宋軍有可能繞道從後面進攻。”人盡其才,景思立立即做出安排。幾個將領都是他的老部下,全都遵命行事。
幸好有景思立這般沉穩的人主持大局,又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合理的安排,才使得宋軍將士臨危不亂。雖說是遭到了伏擊,但是將士們並不知道伏兵有多少,伏擊也是作戰過程中很常見的情況,不足為奇。
所以宋軍將士們的心裡狀態還算不錯,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算平穩,且戰且退,陣型不亂。終於趕在吐蕃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