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 報君黃金臺上意,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政殿
韋晉有些撓頭,他沒什麼事要奏,而且皇帝聚精會神的看著本章,似乎也沒什麼事要談。
搓了半天手,見皇帝還沒有理他的意思,尷尬至極的韋晉,只能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有事?”
李守義還是沒有理他,反而提起硃筆,認真在本章上批註,殿中的氣氛,並沒有因為韋晉開啟話匣子而得到緩解。
可老這麼僵著也不是事,韋晉只能硬著頭皮,又試著問:“陛下,臣是不是哪兒做的不好?”
李守義把筆放下,淡然問道:“成輔,還記得你少年時的豪言壯語嗎?”
提到這個,韋晉笑了起來,少年時眼高過頂,小覷天下英雄,鄙夷朝堂中的和光同塵。
時常,不知天高地厚的誇口,他換上紫袍,坐在政事堂中,一定比他們強十倍。
那時候,多少人笑話韋晉。東宮王子的小跟班,出息了,能當個王府長史,替自家主子管管府的事,當宰相,作夢一般。
可這二十年來,在中樞任職,參與永貞朝的軍國重事,韋晉才知道,知易行難的道理。當宰相,的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年過不惑的韋晉,在也沒了少年時輕狂,臉上沉澱的皺紋,也讓他的性格沉穩下來。現在回首往昔,只能是一笑而過,畢竟“皮猴子”穿紫袍,怎麼看都是一件滑稽的事!
當然,更重要是皇帝的簡拔和栽培,讓他跟著劉景先、裴談從一點一滴學起,二十多歲就穿上了紫袍,三十歲拜相,除了鍾紹京那個變態,沒人比他升的更快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沒有皇帝,以他的性格,就算有京兆韋氏的作靠山,在官場也註定鬱郁而不得志,潦倒一生。
“陛下對臣的恩德,臣就是粉身碎骨也是報答不了的。”
抬手製止了要行禮的韋晉,李守義從階上走到他面前:“朕還是個娃娃時,你和李越就在朕身邊了,陪朕渡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咱們之間,不僅有君臣之分,更兼兄弟之情!捫心自問,朕對你倆,不比對自己的兄弟差吧!”
是的,這話一點不假,二人的爵位雖然只是郡王、國公,但府邸卻是按親王的標準建造的,這是李守義給他們的恩典。
四時八節,一應慶典,他們得到的賞賜,也遠遠超過他們的官職,與諸王比肩膀。李守義對他們,那真是待之如骨肉。
“武后也好,裴炎也罷,甚至朕那兩個在宗正寺等著腐爛發臭的伯父,朕都能接受。”
“可你韋晉,是不是有些不厚道了,你跟朕玩心眼兒?”
皇后圈定的名單送到宣政殿,李守義就知道韋晉耍了滑頭。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兩個太子良娣肯定有韋家小姐一席之地,這是皇帝給他的恩典,酬勞他二十多年的忠心耿耿。
換成尋常人這麼做,李守義只能認為,他是不識抬舉。可韋晉,他必須要說,這小子在耍花活兒,他想不想介入到皇室的紛爭中。
別人也就算了,能抖清就抖清,韋晉跟了他幾十年,能抖清的了麼?
“早年間那個敢於藐視群相,意氣風發的韋晉去哪了?那個跟吐蕃王公拍案子對罵的韋晉去哪了?”
“朕就想不明白了,你怎麼官兒當得越大越慫了呢?二十年前,你要是擺出這熊樣子,朕會留你嗎?”
避嫌,有什麼可避嫌的!別看他腦袋頂著韋姓,可現在就算是化成灰,別人也會說他是李守義的絕對心腹。
當然,李守義對韋晉的不滿,並不止在這一件事上。最近幾年,韋晉在朝中越發的不敢說話,大事小情都求以和為貴,越發像個不倒翁。
有人說韋相是老成了,被歲月磨平了稜角,是好事情!可李守義要說,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