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躑躅,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早早掛進去的,太宗皇帝有理由堅持,功勞早就考定過了。可武攸宜是這是剛開始,而且他身後還牽著開國以來最大的反叛外戚家族。
狄仁傑嘆了口氣,隨身附和:“是啊,進退兩難。進,惹起爭議,退,寒了功臣之心。”
當然,如果皇帝為難的話,狄仁傑可以給他出個注意。近些年,彈劾武攸宜不檢點的本章不少,沒有皇帝的刻意庇護,他早就入獄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他因為一些罪名,被褫奪了官職,在他的官檔中添上這不光彩的一筆,那他就很有可能失去了入閣的機會。
其實,這個辦法,以皇帝智慧,未必想不到。他是在猶豫,是力排眾議,給武攸宜個公道,還是避諱一番。
功勞這東西,帝王說你有就有,說你沒就沒。無非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歷史上受寵的臣子,驟然失寵,淪為階下囚的大多了。
“換做尋常之事,老臣可以幫陛下拿個注意。”
“老臣這輩子雖然也敢過一些缺德事,但不會在這種流芳千古的事上,給人家使絆子。”
“這是一本良心賬,請陛下聖心獨運。”
良心賬!
喃喃了兩遍,李守義的目光逐漸堅定起來。是啊,他光考慮此事會有多大的影響,卻忘了這是一本良心賬。
當年北征時,李守義毫無優勢,武攸宜完全可以袖手旁觀,沒有義務幫他。要知道,那是冒很大風險的,武后對待叛徒,哪怕是至親,都絕不會手軟。
那是他崛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沒有當時的北軍,也就沒有今日的永貞一朝。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就算武攸宜身上缺點再多,李守義也該給他一個公平,一個挺直腰板的機會。
至於,那些質疑也好,壓力也罷,都該由他這個皇帝來承擔。
“不要干預考定,如果武攸宜能入選,正常放榜,政事堂不要插手。”
“誰有意見,讓他們來找朕!”
聽了這話,狄仁傑欣慰的笑了笑,拱手言道:“吾皇聖明。”
人們都說皇帝剛愎雄猜,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李守義,在狄仁傑看來,陛下算是最開明的君主,哪怕吃虧的是自己,只要對國家社稷有益,他都是會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