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一章 心服口服。,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陛下,拖的時間越長,吐蕃的國力就恢復的越多,到時候大唐的損失會更大!”
弓仁說的是道理,看起來也的確是那麼回事。此消彼長,在數量上,他說的一點都沒錯。
但李守義要告訴他,數量與質量所形成的力量對比,與弓仁想象中的比例,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其一,大唐有嚴格的府兵制,李守義登基後,在稅法、土地、餉銀方面也做了傾斜,保障了士兵的權益。
府兵參訓的熱情,一年高一年,而且新兵營計程車卒,必須要經過十二月的系統訓練,才能被分入作戰部隊擔任作戰職能。
新晉的軍官,五成是在邊軍中立功計程車兵中選拔,五成畢業於大唐軍事學院,大量的新鮮血液正在像整個唐軍灌輸,新陳代謝是需要時間。
至於裝備方面,大唐已經建立了一套獨有的軍工體系,裝備日新月異,更新換代也在進行當中。
像神威大將軍這種火炮,已經改進為永貞九年式,炮身更輕,射程更遠,而且產量已經達到年造百門。
所以說,不要著急,等唐軍的人員、裝備更新換代完成,隨時可以完成雷霆掃穴。戰爭,是一件很講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急是沒用的。
“等那一天到來,卿等便可率王者之師,重臨西南高原。將成千上萬斤鋼鐵,砸到你們仇人的頭上。”
贊婆三人都是飽經戰陣的宿將,也見識過唐軍火器的威力,他們當然知道這樣一直武裝到牙齒的軍隊,會有怎樣的戰力。
三臣的身份家仇,無一日得安,他們不需要休息,他們願意到軍中任職,哪怕是從百夫長做起,也是甘之如飴。
見三臣如此執著,李守義還能說什麼!只能攤了攤手,滿足他們的願望。
三臣的能力,李守義是領教過的,尤其贊婆和悉多於,都是統御萬軍的大才,弓仁的勇猛更是一時之選。
但他們初入唐軍,不可能授大將軍之任,那樣一來對別人也不公平。所以,就把他們叔侄及所部將校安排在左驍衛。
贊婆為歸德將軍-從三品下,領左驍衛將軍,悉多於為忠武將軍-正四品上,弓仁為壯武將軍-正四品下。
“朕即刻下旨給兵部,你們告身文書,稍後就會下放。”
“新任的左驍衛大將軍-郭仁願,是個好相處的人,他會教你們如何在唐軍中立足的。”
三臣叩首謝過天子隆恩之後,李守義還留三臣一同用膳,還穿了狄仁傑、岑長倩、郭仁願三臣陪宴。君臣同樂,場面是其樂融融。
而在宴會結束後,狄仁傑和岑長倩,卻被李守義留下了下來。二臣願意以為,皇帝是讓他們多多照應新降之臣。卻沒有想到竟然是為了太子。
太子馬上就五歲了,到了該指定老師的年紀,李守義遍觀群臣,最適合為太子師者,非二臣莫屬。
“從今天開始,懷英就是太子太師,輔民就是太子太傅,朕把太子的學業交給兩位愛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