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教子,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貞二十年,大唐的盛世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唐人可傲,甚至販夫走卒們,也無不自信昂然!東西兩條絲綢之路,引來無數異國民商,永貞盛世響徹寰宇。

十五歲的太子-李辰正式入朝參政,李守義給他的東宮配備了最好的輔臣,中書令-鍾紹京,兵部侍郎張說,戶部尚書王士昆.....,等等。

宣政殿中,也多了一副案子,供太子批閱文牘奏本。父子倆每天,都坐在這裡,處理軍國政務,召見朝臣。

容貌俊秀的李辰,舉止端莊,仁義敦厚,不僅得到了帝后的喜愛,更是引得滿朝文武的讚譽。對於大唐來說,這已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和諧時代。

接過太子遞來的茶盞,瞧他面帶些許尷色,李守義就知道王士昆那難剃頭,又找太子的麻煩了!

靠著軟墊上,李守義笑道:“王剃頭那傢伙,從來就不是個省心的人。早年間為了修河,缺少勞力,他竟然跑到廟裡,用刀逼著和尚還俗。”

這傢伙認起死理來,比魏元忠、魏玄同還讓人頭疼。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說上三天三夜。李守義非常理解兒子,這種日子,他過了整整二十年。

可這種臣工,卻是治國必不可少的,他們是君主的警鐘,是一劑退熱的良藥。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對這種的臣工,還是要尊重的。

“是啊!父皇都這麼說了,兒臣還能說什麼,蕭規曹隨唄!”

“老實說,王尚書固執的,有時讓兒臣哭笑不得。”

苦笑不得就對了,對這種臣工的良言要納,對他們的無事生非“左耳進,右耳出”似乎是最好的辦法,真沒必要太較真。

相忍為國嘛,君主和臣工就是在不斷的磨合中治理國家,求同存異。一味的乾綱獨斷,只能是堵塞言路。

“小子!你且知足吧!朕在你這個年紀時,可沒你這麼好的條件。”

話間,李守義還招了招手,示意太子坐過來。瞧著兒子稚嫩的臉笑道:“朕知道你是無辜的,是房家的那個丫頭惹的禍。”

房清影,太后房氏的侄孫女,與李辰同年出生,自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總角之交,關係非同尋常。

太后的意思,當然是希望成全這對小人,讓房氏再出一個太子妃,甚至國母。但對於此事,李守義一直都沒吐口。

過去沒跟李辰談是因為他年紀小,現在他到了選妃的年紀,有些事他母后不方便說,只能由李守義這個當爹的來說。

太子選妃,事關國祚傳承,不是簡單的情愛就能夠了。除了家世,更主要是她的性情,是否符合母儀天下的標準。

房丫頭,孩子是好的,可性情過於直率,心直口快,藏不住事。從小到大,絲毫沒有改變,這種人是壓不住後宮的。

所以,選妃是不能按著個人的性子來的。房清影可是在東宮當個寵妃,但是正妻之位希望不大!

“父皇,這!”,李辰畢竟是個少年人,情竇初開,看到的房清影自然滿身都是有點。

但他又不得不承認,父皇二十年的帝王生涯,看人奇準,他這麼說自然也是有道理的。雖然有些怏怏不樂,但他也不敢反駁。

而他的失落,自然也被李守義看在眼裡,縱然有些不忍,但事實就是事實,有些人的資質就是如此,很難改變了。

“你是太子,這把龍椅早晚也是你的。”

“而且,朕相信少年人的情感勁頭過去,你就會明白朕與母后的良苦用心。”

其實,李守義與明玉,對太子妃的人選,早以心有所屬。

西海大都督府-長史,西海防禦使,檢校左羽林大將軍-薛徽之女-薛穎,出身鼎族,教出名師,秀於閨門,與李辰同齡。

河東薛氏,累世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