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將和,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征吐谷渾,邢公定方七十六歲,尚且為安集大使,節度諸軍。”
“郭大將軍情意深重,公忠體國,陛下應當成全。”
二相當然知道,讓郭待封出戰,就是讓他去死。可皇帝更該明白,這是郭待封的宿命,要麼雪恥,要麼死。
當然,以郭待封為前軍總管,畢竟是有風險的,如果能挑一員勇武睿智之將輔助,必可披堅執銳,無往而不利。
二相之言剛落,左衛大將軍薛訥推山倒玉拜俯於地,拱手附和:“臣願意做郭大將軍的副將,引起向西,充任反擊先鋒。”
以薛訥今時今刻的地位,加上皇帝的寵信,不要說一個小小的前軍副總管,就算是領兵大帥,他也是可以爭一爭的。
而薛家與郭家之間的過節,更是朝野共知。當年,若不是薛仁貴與郭待封之間的個人矛盾,大非川之戰也未必會敗。
他請命為郭的副將,別說李守義遲疑不決,滿朝文武也不甚放心。
但薛訥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殿中之人,無不動容。大非川之戰後,薛仁貴也一直耿耿於懷,即便是官做的更大了,也時常坐在角落裡,望向西邊。
薛訥心裡清楚父親後悔了,後悔不該把意氣之爭,帶到戰場上,以至國威淪喪,將士捐軀。
他去世的時候,抓著薛訥的手,上氣不接下氣的叮囑他,有朝一日大唐反攻吐蕃,薛訥一定要替那些枉死的將士,報仇雪恥,替他贖罪。
薛訥請命為副將,不是為他自己,是為他的父親,是盡孝。與郭待封摒棄前嫌,是為了君王社稷,是為公。
而郭待封聽到老對手薛禮臨終之際,依然惦記著那些同袍;也為薛訥的真誠感動,從不說軟話的郭待封,竟然對薛訥行了一禮。
“不,你不要扶我!這一拜,是還你父親的,是為那些枉死的將士而拜!”
就這樣,宣政殿殿內上演了一出“將將和”,諸臣工也紛紛拱手而賀,畢竟這場恩怨幾十年了,能一朝化解,也算是戰前的一件喜事。
“看來,朕是不準都不行了,否則就是寒了忠臣良將的心!”
“好吧!此事就這麼定了!那麼現在咱們說說,這仗到底該怎麼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