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乾綱獨斷,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這樣的大仗,自然是要有完全準備的。比如北部與東北的防線,絕對不能出問題。大唐要全力與吐蕃鏖戰,絕對不能一心二用。
經過商討,最終絕定以燕國公-黑齒常之為幷州大都督,督十三州軍務,以防突厥;以平原郡公-程務挺為幽州大都督,督河北道諸軍,震懾東北諸部。
接下來,就是大軍主帥、副帥的人選。可就在這個問題上,岑長倩等兵部大員提了好幾個人選,都讓皇帝一一否決了!
甚至,連岑長倩自己,李守義也是搖頭。這下可是把諸臣愁壞了,大家都不知道皇帝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
“什麼,陛下要御駕親征?不行不行,輕動鑾駕,社稷動盪,老臣切以為不可。”
“陛下,正值新政抬頭之際,陛下若是統兵西征,國內發生不可言之事,又該如何?”
“我大唐這麼多將帥,難道都不能讓陛下滿意嗎?”
李守義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此時離開長安,很有可能給人以喘息之機,甚至發生乾坤顛倒之事。
可他不得不去!首先此次西征的軍隊,除了關中之兵外,還要松州蘇慶節、河西王方翼兩部,總兵力超過五十萬,兵力之多開國以來從未有過。
這麼多軍隊,打這種關乎國運之仗,放在誰手裡,李守義都不放心。
其次,這麼多軍隊一同作戰,同心協作是個大問題,軍中派系林立,誰能保證不會再發生薛郭相爭的局面?
就說岑長倩,他能保證一定能指揮的動蘇慶節與王方翼,這兩個資歷戰功都不比他差的大將軍?
上面尚且如此,下面就更可想而知了,也只有李守義親自壓著大纛,才能保證唐軍攥成一隻鐵拳,砸向吐蕃。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想要徹底打到那些反對新政的頑固派,光靠陰謀詭計是不行。李守義還要有太宗皇帝那樣的軍功,以絕對的君威威壓眾生。
這些話,他不能明著說出來,只能冷臉乾綱獨斷:“朕少從軍旅,還是打過些仗,見過世面的,此事無需他人多言。”
話畢,當即命中書舍人-狄光嗣草詔:同中書門下三品-鄧國公-岑長倩為蔥山道行軍副大總管,參謀尚書-侍御史魏元忠為監軍。
下轄:魏國公-李文暕為處月道行軍總管,左威衛大將軍-李多祚為副總管;左驍衛大將軍崔智聅為龜茲道行軍總管,王晙為副總管;
右金吾衛大將軍曹仁師為弓月道行軍總管,檢校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為副總管。右屯衛大將軍劉敬同為疏勒道行軍總管,司農少卿麻仁節為副總管。
中軍以左驍衛大將軍契苾明、右威衛大將軍王孝節、左威衛大將軍李思文、兵部右侍郎-婁師德,右威衛將軍契苾光、司膳少卿契苾貞、左屯衛將軍牛皋,並郭元振、張仁願、姚崇、宋璟、張說等三十六將聽命中軍。
發關中三十萬大軍,整理軍備,可以出征。同時,以涼州大都督王方翼為鷹娑道行軍總管,松州大都督蘇慶節邏娑道行軍大總管,拉動南北兩線,展開反攻。
而朝中軍政事務,改硃批為藍批,莒王李光順為監國,由中書令薛元超,左僕射-狄仁傑,侍中-劉景先署理。
長安城防移交檢校兵部尚書,兵部左侍郎-陳元光節制,宮中禁衛由大將軍秦善道一體提領。
李守義提醒諸臣,吐蕃就算把西域諸國的軍隊都拉上,也並非有想象中那麼難對付。
昔年,刑公定方征討西突厥,採取的就是分化和重點打擊相結合的方略“攻守兼施,及時反擊,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的方式,終獲大勝。
“要把這十六個字,通告給全軍每一個將領,告訴他們唐軍戰無不勝,大唐萬年永盛。”
“好了!朕沒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