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將將和,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帝有嗣,國祚綿長,這是關乎社稷傳承的好事!

可這跟吐蕃叩關有什麼關係呢?

大有關係!要當爹的人,總得考慮怎麼教育自己的子女。而大唐輝煌的國史,就是首要的一課。

李守義只問在座的一個問題,若讓他們中一人,為皇子師,他們該怎麼如何來講大非川,講反反覆覆的安西四鎮。

難道告訴他們,唐軍戰無不勝只是個神話,還是說吐蕃那個盤踞高原的國家,是我唐軍永遠無法攀越的高峰?

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是軟弱的,這話李守義說不出口,在座沐李氏皇恩幾十年的大小臣工也說不出口。

怎麼辦?

打!

要讓天下諸國都知道,敢與我大唐爭鋒者,必折戟沉沙。要用一場大勝,洗刷高宗一朝戰敗的恥辱,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看見,唐軍才是世間最強大的軍隊。

攤開雙手,李守義肅聲道:“朕的態度表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皇帝不僅是要為大唐的尊嚴而戰,更是要為子孫後代而戰,這包括皇后腹中的龍嗣,也包括天下所有孩子。

是啊!祖宗百戰餘生,篳路藍縷,打下土地,豈可因些許困難,便生出怯退之心。為短暫的安枕,置國家社稷與民族前途不顧,真乃敗家之舉。

以薛元超為首的諸臣工,紛紛起身,拱手應曰:“臣等謹遵聖旨,與吐蕃決一死戰!”

正要讓岑長倩介紹兵部反擊的想法,而早以五內俱焚,急著為同袍雪恥的郭待封,見皇帝把調子定了,也拜服於地,打斷了廷議。

只見郭待封痛哭流涕,一邊磕頭,一邊高聲頌曰:吾皇聖明燭照!殿中的諸臣工,也都用同情的眼神,看著他把自己的額頭磕出血。

大家都知道,大非川是郭待封一生的痛,也正是因為這一仗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若不是放不下,像他這個年紀臣工,早早就卸甲歸田,含飴弄孫了,誰還在朝堂苦苦的熬著。

“聖人,大非川之戰後,臣日夜輾轉反側,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每夜夢中,都是那些戰死同袍淒厲的苦寒,他們要老臣去報仇呢!”

“臣雖年逾七旬,但仍可上馬挽弓。臣請以前軍總管,若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臣之大幸也!”,話畢,便從袖子裡掏出一封血書,高高舉過頭頂。

以李守義與郭待封的交情,他要什麼都行,李守義肯定不會吝嗇。榮華富貴,一族榮辱,享之不盡。

可這老頭倔強的很,付出之後,一直布衣素食,府邸都推辭了。就住在營中,不是到兵部搞有關吐蕃的情報,就是帶著他的部下,推演如何進攻吐蕃。

沒人懷疑,他是整個大唐最瞭解吐蕃的人。可他的年紀太大了。讓他引軍上陣,既可能耽誤軍務,更會搭上他的性命。

李守義搖了搖頭:“郭卿,你我君臣是布衣之交,李氏與郭氏又是雅舊,朕實在不忍卿鬚髮皆白,還要揮戈上陣。”

“在長安頤養天年可好啊?”

能讓皇帝用商量的語氣說話,足見郭待封在他心中的地位。諸臣也都為皇帝的念舊而感動,畢竟誰也不希望伺候一位冷漠無情的主君。

可郭待封卻沒有放棄,不顧額頭留在臉上的血,拱手言道:“臣本罪人,蒙陛下不起,添居三品大將軍。若死於榻上,老臣無顏去見昔日同袍。”

李守義為難了!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回。

就在這時,中書令薛元超站出來進言:“昔廉頗七十六尚以鄗代之戰大敗燕軍,馬援六十四徵五溪,黃忠七十斬夏侯。”

“此三者皆老將建功,所謂老馬識途,陛下何以輕視之。”

而狄仁傑更是能幫腔:“以至本朝,衛公靖六十五仍抖擻上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