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狼煙再起,錦唐夢,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貞五年,二月,大明宮-宣政殿

原因是河西戰報:吐蕃翻越喀喇和崑崙山進入西域,攻克安西四鎮,長驅東向,其前鋒直達敦煌。

李守義特召三省七部等重臣至此,聆聽戰報,並聽去同中書門下三品-兵部尚書-岑長倩的戰況分析。

岑長倩也為了讓皇帝與諸臣都明曉前因後果,所以說的細緻一些。

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爭,最早要從高祖武德六年,四月,吐蕃攻陷芳州說。

貞觀九年,伏允兵敗,奔走至鄯善,自殺,從此吐谷渾分成東西二部。

西部吐谷渾由伏允次子達延芒波結率領,居鄯善,後來降伏吐蕃,吐蕃稱作“阿柴“或“阿轄”。

東部吐谷渾由伏允長子慕容順率領,居伏俟城,被大唐封為西平郡王。唐與吐蕃之間的爭奪戰由此開始。

貞觀十年,松贊干布派專使去長安請婚,大唐不允,松贊干布遂藉口唐朝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率領二十萬軍隊入侵吐谷渾,唐朝派五萬軍隊,由侯君集、牛進達指揮,擊退了吐蕃的攻擊。

貞觀十二年,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率軍進攻松州,被唐軍擊退,這就是著名的松州之戰。

貞觀十五年,太宗決定安撫吐蕃,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贊干布,唐蕃關係在此後三十餘年內十分融洽。

但自先帝高宗即位後,大唐與吐蕃的戰爭逐漸增多,規模也日益擴大。

龍朔二年,吐蕃和唐之間因吐谷渾和西域,衝突再起。吐蕃不聽高宗的詔諭,在次年滅亡了吐谷渾。同年,吐蕃聯合西突厥弓月部進攻龜茲,次年進攻疏勒,麟德二年,進攻親唐的于闐。

大唐所封西突厥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向安西都護蘇海政誣告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謀反,彌射被殺,西突厥對唐朝離心。乾封二年,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率西突厥弩失畢部歸附吐蕃。吐蕃暫時控制了瓦罕走廊。

高宗咸亨元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羈縻州,又聯合于闐攻陷龜茲的撥換城;因此前四年,吐蕃已完全佔領吐谷渾,有地域上的優勢,朝廷被迫罷龜茲、于闐、焉耆、疏勒等四鎮。

同年,高宗任命阿史那忠為西域行軍大總管,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進攻吐蕃並援送吐谷渾還故地。

此役,唐軍出動十餘萬人,欲長驅直入,一舉擊敗吐蕃。後與大非川為吐蕃相論欽陵率大軍圍攻,唐軍傷亡殆盡,薛仁貴被迫與吐蕃約和退軍,這就是大非川之戰。

儀鳳三年,高宗派中書令李敬玄等率兵十八萬再次進攻吐蕃。雙方先戰於龍支,吐蕃退走。

唐軍繼續深入,在青海湖附近與論欽陵率領的吐蕃主力激戰,唐軍大敗。黑齒常之率敢死隊夜襲吐蕃軍,唐軍才得以乘敵混亂之際退回鄯州,青海之戰由此落幕。

此後,大唐在河隴一帶改取守勢,屯田備邊。吐蕃在河隴以至劍南一帶的戰略則是穩紮穩打,逐步擴大其佔領區域。對唐的進攻多限於邊境地區,一般不大舉深入。

而因為吐蕃的干預,西域的形勢也是反反覆覆,上元元年,安西四鎮復歸於大唐。儀鳳三年,吐蕃進佔安西四鎮。儀鳳四年,崔知辯擊吐蕃,大唐復佔安西四鎮。

同年改元調露元年,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副大使﹑安西都護王方翼在碎葉水旁的碎葉置鎮築城以代焉耆。故從此時起,安西四鎮是碎葉﹑龜茲﹑于闐﹑疏勒。

在西域戰場,由於從唐本土至該地的道路遙遠險阻,後勤供應困難以及雙方的兵力大多用於其它戰場等原因,唐蕃都有兵力不足的問題。因而都很注重與當地土著聯軍,致使唐蕃之間的戰爭有時表現為針對對方盟友或對方聯盟的軍事行動。

綜觀這一時期的唐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絕命反派

奔跑的小野馬

我的資料修行人生

鋒染血

醫妃臨世:楚王殿下請留步

瀟瀟亦銘銘

重生後我成了宿敵的小祖宗

滄海太華

美漫位面交易器

星際大灰塵

我能看見詭異資訊

大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