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易中天,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約是聽不到嘯聲,也不會有人發酒瘋的。

東晉與漢魏,豈非頗為不同?

這當然有原因。

事實上,相對英雄,名士只能算作弱勢群體。他們沒有公權力,也沒有槍桿子,只有滿腹經綸再加上一肚子的牢騷,以及自命不凡的唇槍舌劍。可惜批判的武器敵不過武器的批判,帝國也並不希望它的臣民具有獨立的人格和主張。堅持狂傲和不羈,付出的將是生命的代價。

嵇康就是。

嵇康之死 嵇康被殺那年,四十歲。

已經無法確知這是哪一天的事情,只知道當時出了太陽。嵇康看了看地上的影子,知道離行刑的時間還早,便讓人取來琴,演奏了一曲《廣陵散》。他說,過去有人要跟我學這支曲子,我沒答應他,現在成為絕響了。

說完,從容就戮。

嵇康死後,普天之下計程車人無不為之痛惜,據說就連司馬昭也感到後悔。

那麼,嵇康為什麼會被殺?

直接的原因是得罪了鍾會。

鍾會出身高階士族,父親鍾繇(讀如姚)是曹魏的開國元勳,官居太傅,位列三公,而且是小楷的創始人,書法藝術的鼻祖之一。在這樣一個家庭成長的鐘會,天資機敏聰慧,更兼才藝超群,年紀輕輕就聲名鵲起。

然而鍾會對嵇康卻似乎心存敬畏。他撰寫了一篇學術論文,想拿給嵇康看,卻又不敢面交。在戶外猶豫徘徊多時以後,鍾會將論文扔入嵇康院中,掉頭就跑。

這裡面其實有政治原因。鍾會要討論的哲學問題,就像“文革”後檢驗真理標準的辯論,實際上代表著兩條路線的鬥爭。這兩條路線,就是曹魏主張的法家庶族和司馬集團主張的儒家士族。鍾會在政治上和學術上,都是站在司馬集團這一邊的。他不敢見嵇康,很可能是怯戰。

因此,當他自以為有底氣時,就再次來見嵇康。

想來鍾會為這次見面做足了準備。他甚至邀請了當時各界的社會名流,穿著名貴的衣服,駕著豪華的馬車,賓從如雲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地一同前往。

嵇康卻在打鐵。

現在看來,嵇康的打鐵,就像諸葛亮耕田,劉備編織工藝品,未必是為了謀生,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情趣或政治態度。他的院子裡有一棵大樹,嵇康便在樹下打鐵。拉風箱的,則是為《莊子》作注的著名哲學家向秀。

向秀和嵇康,都不理睬鍾會。

很沒意思地等了一陣子後,鍾會悻悻而去。

嵇康這才開口: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嵇康繼續打鐵。可惜他這種日子過不了太久,因為鍾會已經下定決心要他的性命。

正好這時發生了一樁冤案。嵇康朋友呂安的妻子被哥哥呂巽(讀如迅)設計姦汙,呂巽卻惡人先告狀,倒打一耙誣陷呂安不孝。嵇康為了證明呂安的清白,挺身而出仗義執言,結果和呂安一起被捕入獄。

鍾會報復的機會來了。他趁機向司馬昭大進讒言,聲稱像嵇康這樣的“臥龍”絕不能再留在民間。最後嵇康和呂安都被殺害,罪名是散佈錯誤言論。

這當然是典型的以言治罪,卻並不是第一次,曹操殺孔融就是如此。據稱,孔融曾說:父於子並無恩,因為父親當時原本是滿足性慾。母於子也無愛,因為十月懷胎就像一件東西暫時寄放在瓦罐裡。於是曹操以“不孝”的罪名將孔融殺掉,連他兒子都沒放過。

說起來此事實在頗具諷刺意義。因為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曹操則是主張唯才是舉,無妨不仁不孝的。看來曹操的用心除了故意羞辱孔融,還要趁機打儒家士族路線一耳光:孔子的嫡孫都不孝,儒家倫理靠譜嗎?

嵇康的情況卻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王爺有了讀心術不顧一切換王妃

大長腿

快穿,惡毒炮灰太笨了怎麼辦

自在眠

大災年,搬空仇人庫房,去逃荒

一棵植物

驚!八十年代考古惹來心上歡

金豬曉曉

甜文結局之後(H)

青燈

殭屍抓鬼日常

路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