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親自管太子教育,防止理學捲土重來!
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六章 親自管太子教育,防止理學捲土重來!,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買與扶持程朱理學門人的錢。”
“喳!”
在多爾袞為攝政王時期,後金就改了國號為清,且名義上的滿洲君主也不再稱汗,而是稱皇帝,連努爾哈赤也被尊為了太祖。
如今濟爾哈朗根據現實情況,為韜光養晦,則不得不在與剛林商量後,替滿清小皇帝做決定,而要主動去國號,請降於大明,且希望大明能讓他們繼續做建州衛指揮使司的官員,而被羈縻統治。
儒學發展到程朱理學出現且成為顯學乃至官學後,就給了野蠻政權征服文明政權更大的可能性。
因為在工業化出現之前,野蠻政權和文明政權的軍事差距不是很大。
而偏偏程朱理學又是一種重內而輕外的學問,一旦成為統治國家的基本思想綱領,就會讓一個文明政權不但不能依靠自己更加先進的技術形成軍事上的優勢,反而會自廢武功,壓制自己的軍事實力。
從而使一個雖然野蠻但初期因為統治機構簡單且吸納能力強的政權可以實現以小滅大的奇效。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所以,張貴其實擔心在大明科舉成功改制,理學不再成為官學後,大明的遺老遺少們還會想當封建地主只奴役漢人乃至只勾結外夷奴役漢人,哪怕自己漢家民族永遠也不可能成為強勢民族也要這樣做的賊心不死,而又藉著修德教育的機會崇儒崇理,把這些已經陳舊得源於上千年前的文化又重拾起來,說成是天下之大道。
為此,張貴特地把自己這個擔心告知給了天啟。
天啟也有此擔心。
作為因為推崇實學、發展科技、堅持變法改制而讓親眼看見自己統治下的大明由衰轉盛,尤其是在天啟二年前後表現出截然不同兩種國運的天啟也不想讓理學捲土重來,便藉著需要重組東宮屬僚的機會,讓張貴統管東宮出閣讀書事,且要求東宮講讀官之任免需皆由張貴親自票擬。
這無疑意味著天啟把教育太子的大權交給了張貴,且讓張貴負責起了太子的教育。
畢竟對於大明這樣一個君主制國家,理學會不會捲土重來,根本上還是看後面的帝王讓不讓其有機會捲土重來。
所以教育好太子很重要。
張貴也不敢怠慢,藉此機會,也親自為太子選擇了自己認為靠譜的講讀官,還親自負責起了太子的教育。
翰林詞臣蔣德璟、範景文、倪元路、揭暄、傅鼎銓這幾名有西林書院背景的新晉官員被張貴選為了新的東宮講讀官,而張貴也會親自為太子教學。
不過,饒是張貴選的幾名東宮屬官有西林書院背景,推崇實學,但因為傳統史料本就有重仁重德的緣故,再加上文人內心也主觀性地好感禮待文人的君王。
所以,這一天,當東宮屬官範景文在講到宋朝歷代帝王誰最當有後世君王借鑑處時,範景文還是提出了宋仁宗。
張貴聽當即駁斥道:“範公是要殿下將來學宋仁宗只知媾和與增幣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