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六章 親自管太子教育,防止理學捲土重來!,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范文程苦笑了一下,接著就感嘆道:“如果大清在天啟二年後局勢沒有大壞該多好,或許現在我大清已經入關數次,讓他明廷哀鴻遍野了!他明國哪裡會有如今之盛況!真正是天道逆轉啊,早就該進入暮氣之時的大明竟又泛發了生機,這一切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皆因明廷摒棄了儒學治國之法!”

“王爺,非奴才妄言,如今這明國能夠擺脫將惰吏貪的局面,皆在於他們的皇帝一不循祖制,二不崇道德,三不懼人言;甚至還反其道而行之,動輒改制不說,選官只重其能,任由人言而不屑,還放任大肆攻訐聖人之言流傳。”

“結果,也正因為此,這明國還真的就吏不敢貪,將不敢懶了;更重要的是,奴才透過他們自己官辦的報刊閱覽發現,這明國如今是舉國上下,都在積極革新,還提倡什麼實事求是,而不迂腐拘泥。各類雜學,如算數這些竟又列入了科舉之中。”

清廷國史院大學士,同時也是滿洲貴族裡漢化比較徹底的瓜爾佳·剛林,此時也因為在得知明國不肯談和後,而對輔政王濟爾哈朗說起了明國為何突然擺脫暮氣的原因來。

同樣已接觸不少漢文化的濟爾哈朗聽後也頷首道:“如果漢人們不再以儒學為尊。我們這些少數族裔要想入主中原,使天下漢人為我滿洲統御,就沒有任何希望了。”

“王爺說的是,如果漢人不信儒學,就無法造其呆氣,無法使其愚昧迂腐,乃至使其麻木懦弱。我們願意信儒學,不也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好的利用儒學來拉攏漢人士大夫,進而佔據整個漢家天下嘛!”

“可現在,人家漢人自己都不再獨尊儒學,我們又何必再推崇呢,不如也趁此機會改革,推崇實學,提高工匠地位,專研技藝。”

剛林這時建言道。

濟爾哈朗聽後沒有直接回應剛林的建言,而是問道:“你說這明國會不會在將來換了一任或幾任皇帝后,還是會重拾儒學之至尊地位,以儒學,尤其是理學為官學,繼續貶抑百家?”

剛林聽後想了想:“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明國改科舉之制還沒多久,遺老遺少還是有不少的,所謂提倡漢人至上之言也沒幾年,不排除將來,漢人啟蒙依舊會重《三字經》,讀書依舊只推四書五經與程朱之學,治國仍舊循周禮與祖制。”

“但現在不確定的是,我大清能不能等到那一刻,畢竟以明國現在的實力,要想滅我大清,已不是什麼艱難的事。”

“那就請降!”

“我們主動去國號,不再稱帝,願繼續歸附明廷,只求如以前一樣留一建州指揮使司,我大清皇帝願從此以建州指揮使司指揮使之職,為大明世鎮建州!且願意聽從大明皇帝排程,為大明皇帝征戰。”

濟爾哈朗這時說道。

剛林聽後,沉思了一會兒,然後問道:“王爺的意思是,繼續像以前,我建州女真願意被明國羈縻,然後直到等明國儒教復興後,再圖奪取漢家山河的事?”

濟爾哈朗點首:“也只能如此。至於將來能不能有機會,再現我大清,使我大清八旗能為天下漢人之主,還得看將來的時機。”

剛林則也有些期待地道:“無論如何,這是個佈局長遠的上上之策。到底是王爺英明!奴才認為,我們可以這樣試試。”

接著,剛林又道:“既如此,我們也當儘量防止明國崇儒重理的程朱門人被明國徹底剪滅,進而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應該想辦法派人滲透到明國去,透過錢財等利收買乃至扶持這些程朱理學之人,讓他們堅持自己的學問,以待將來乾坤易主,就重振理學,重振理學就是重振我大清為天下一統之王朝的希望!”

濟爾哈朗道:“理當這樣!你負責此事。當年太祖劫掠明國後所積財帛還有不少,到時候就拿這些錢,作為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