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有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民集資,開發數十億噸鐵礦!,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庭外有棠,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因就是,這塊大陸的文明趨勢就是中央集權,且趨於內斂。

所以,這塊大陸的人們都是儘量在自己內部刨食,而不願意再去擴張,尤其是在擴張收益越來越抵不上擴張帶來的風險後。

地主們更願意從自己佃農身上多壓榨一點,也沒有動力去壓榨別的土著,最多和土著聯合起來進一步壓榨自己的佃農,畢竟周邊土著創造財富的能力其實還比不上自己的農奴。

百姓們也是儘可能地土裡刨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寧肯去造大戶的反,也不會選擇去外面奪食,因為即便兩者都是冒死而為,但奪大戶的收益遠遠大於奪土著的收益。

即便迫不得已的出去了,也最終還是覺得壓榨自己同胞都比壓榨土著收益大。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可以說,這塊陸地上的人們,從上到下去都缺乏這種動力。

所以,要想實現透過對外擴張的方式來轉移內部危機,只能是朝廷執政者利用自己的權力強行組織整個國家的軍隊官僚乃至百姓們這樣做。

就像當年隋煬帝要強行組織百姓們修大運河一樣,因為權力構架是皇帝權力最大,所以,哪怕很多人不願意,也還是修成了大運河,只是在當時的歷史時期,代價可能也會比較大。

天啟和他的寵臣們也知道強行逼著整個大明的人做違拗自身意願的事,會產生很大的代價,很可能亡國亡的更快。

但問題是,大明已經國祚兩百五十年以上,到了快亡的時候,尤其是這些年的大災大難,明顯就是要亡了。

所以與其躺平,坐視其滅亡,還不如折騰一下,哪怕落得個暴君當政與奸臣滿朝的罵名於後世。

目前來說,天啟和他的寵臣們折騰的還可以。

首先,在張貴這個蝴蝶的翅膀扇動下,再加上天啟又是一位明智又不排斥科學技術甚至很喜歡的君主。

使得大明朝廷在國內,依託還沒徹底放棄自己社會責任感和忠誠感的部分士大夫與武臣的情況下,進行了鐵腕改革,屢次又用掀桌子和撕破臉的方式,解決了中央朝廷財政不足的問題。

然後,大明朝廷又利用將失去耕地的大量流民,作為兵源和勞動力來源,組建起了直屬朝廷的軍隊和直屬朝廷的工業基地。

從而,使得大明朝廷有實力將外面的土地奪來分給自己的破產農民,也有實力逼迫外夷和國內的權貴官僚犧牲自己的利益。

話轉回來。

所以,現在關於鐵礦需求的解決,也還是需要朝廷去解決,不可能指望大明民間商賈有強大的實力而早在外面武裝開礦。

事實上,大明這種中央集權社會也不可能真正意義上的大商賈。

因為大明真正有實力的商賈背後都是權貴官僚。

而大明最有實力的權貴官僚那就是皇帝。

在這個朕即天下的時代,大明要想對外武裝攫取資源,自然也得皇帝下旨讓他的朝廷來執行這事才能做到。

朝鮮李氏已經不是明初時的李氏,加上建奴最近已經開始有寇掠朝鮮而獲得資源補充的跡象,所以,朝鮮為了不得罪大明並希望大明替他擋住建奴的入侵,也就的確很主動的把鹹州歸還給了大明。

大明也就在這之後正式開始以朝廷的名義派遣軍隊和官員去鹹州茂山負責開礦事宜。

當然,開礦還需要大量民夫做礦工,以及建設運礦的道路,包括一些橋樑搭建。

所以,大明有司也開始徵募大量開礦工匠和民夫,為開礦做準備。

大明從不缺乏這方面的工匠人才。

要知道光一個遵化鐵冶廠就有三五千工人,何況,工業司自己也培訓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特種兵之二次入伍

喜歡啃排骨

大明:我姐夫是朱由校

庭外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