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簡在帝心,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換任何一個皇子王孫,是絕對沒有這樣的膽量。
被他震驚的不僅是堂內的秦庸、朱椿等人,連外面聽牆角的朱標,臉也被氣的如豬肝一般。
在哪兒學的,還一套一套的。這麼小的年紀,就敢頂撞師長,說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話來,將來長大了還得了?
“子不教父之過,容兒臣先教訓這逆子,再來向父皇請罪。”
隨即,捋胳膊,挽袖子,作勢就出要進去,揍這個混小子一頓。
可這剛抬腿,便被朱元璋抬手攔了下來。最聽不得造反之言的朱元璋,此刻臉上盡是滿意之色。
這也可是理解,朱元璋是苦出身,從骨子裡看不起儒生。還時常曉喻諸子、近臣:秀才頑,使之堅厚,毋敗吾案。洪武五年,更是頒旨,將孟子逐出孔廟,不得配享!
歷代帝王傳位,後嗣之君的德行、才能,其實都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看其類不類己。朱雄英如此看待酸腐的文人,與他倒是十分的對脾氣。
“說說怎麼了,他說的不對嗎?什麼大不大逆不道的,等朕與你千秋萬代之後,這天下也由著他來坐。”
“朱雄英年紀雖小,卻不人云亦云,日後必定是經營天下的大才。”
“看來,朕要考慮考慮,給他換個經世致用的師傅了!”
說這話的同時,朱元璋不由在心中感慨,劉基死的太早了,要是還活著,把天資聰穎的朱雄英交給他,倒是相得益彰。.......
合適的師傅,不是著急的事!文華堂成了雞肋,對孩子們的學業沒什麼幫助,所幸裁撤算了。
既然不用在這進學,朱雄英、朱允熥也可以遷到武英殿之西的武德殿去,政務之餘朱元璋還可以親自指導一二,至於生活上,便由寧妃負責好了。
“父皇,您這。”
朱標太明白了父親是什麼意思了,前番雄英差點不明不白的走了,蹊蹺的很。
他老人家便對呂氏這位後母也起了疑心,當即就找了個藉口,剝奪了呂氏協理宮務之權。
估計在那時候,心裡就盤算好了,要將雄英兄弟二人遷出去。文華堂的事,正好給了正大光明的藉口,同時也能保全他和呂氏的顏面。
“老大,你給朕記住,不管是否與她有關,有些事,多防一手,總比事後追悔莫及要強。”
“趁著你母后病重,朕無暇其他,就有人對東宮暗中出手。哼,好手段,好心機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