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坐過山車的李善長,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城的正南門為洪武門,位於京城正陽門內北面,過洪武門後,為南北向的千步廊,兩邊建有連續的廊屋,由南而北。

千步廊後面兩側為“五部六府”中央官署的所在地,從吳元年開始,李善長親眼見證了,一座座殿宇拔地而起。

早年間,李善長雖外表寬厚溫和,內心卻愛嫉妒,待人苛刻。哪怕是劉基、李飲冰、楊希聖這樣的重臣,稍有不快也是破口便罵。

可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後,李善長一改往日的驕縱,收斂了不少,處處謹小慎微,與人為善,在御史臺也提出了不少治國良言。

李善長今年六十八了,兒孫滿堂,富貴縈身,過去那爭權奪利的心早就淡了,只想著平穩度日,過個安生的晚年。

今兒突然接到詔令,讓他到武英殿奏對,李善長心裡打起了鼓。皇帝是個疑心甚重的人,這殺機動起來,往往就是一念之間的事。

就在他遲疑之際,卻突然有人在後面拍了他一把。受驚的李善長回頭一看,原來是在四川整飭兵馬的信國公-湯和。

“老相爺,百室兄,你這不識逗啊!”

揉了揉心口,李善長無奈的指了指他:“我說信國公,人嚇人,是會嚇死人的。”

攬著李善長的肩膀,湯和笑道:“李先生,至正年間咱們一塊打仗的時候,你的膽子可沒這麼小。”

一提到過去,李善長是連連擺手,至正年那是什麼時候事了,如今又是什麼歲數。現在的李善長,只要起夜不淋溼自己的鞋子,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你不是在蜀中帶兵麼,怎麼突然回京了?”

“我還想問你呢,朝中出了什麼大事,以至於陛下手敕我半個月內,必須返京。”

出什麼大事?李善長沉吟了一番,皇后病勢日沉,可這是老黃曆了。除了皇長孫的病鬧了個烏龍,其他也沒聽說什麼事啊!

對了,還真有一件事,二月份,皇帝擢拔翰林典籍-江西人-劉仲質為禮部尚書,與儒臣定釋奠禮,頒天下學校。

立學規十二條,合欽定九條,頒賜師法。又奉命頒劉向《說苑》、《新序》於學校,令生員講讀。

“瞎扯!修典章,立師法,跟俺老湯這臭丘八,有什麼關係!”

“行了行了,別猜了!趕緊的,皇上還在武英殿等著呢,到了就知道了。”

武英殿,李善長、湯和進來的時,就看到皇帝坐在奏摺堆裡,挑挑揀揀的,忙的不亦樂乎。見他們進來,也很隨意的擺了擺手,示意二臣免禮、上前。

“有些人啊,誤解朕“以猛為政”的意思,以為朕嗜殺。可法度再苛再嚴,也不殺守法之人。”

“況且,朕又不是混世魔王轉世,天生就願意殺人。朕就是這麼殺,還殺不退那些貪官汙吏呢!”

說到律法,朱元璋還讚揚李善長、劉伯溫,這《大明律》是他們倆帶頭編撰的。這部律典好啊,替大明朝殺了多少貪官汙吏。

雙手接過皇帝賜的果子,李善長微微笑道:“好漢不提當年勇,臣老了嘍,不中用了!”

“哎,話不能這麼說!前兒你不是還在府中,給他們講了講了王翦、蕭何的故事麼?”

話間,朱元璋還噼裡啪啦的扔了一堆本章到李善長腳下。這些奏本,都是參功臣趁著大災之年,低價在鳳陽收斂百姓田土之事。

事涉及延安候-唐勝宗,吉安候-陸仲亨,滎陽候-鄭遇春,平涼候-費聚、南雄候-趙庸、宜春候-黃彬、河南候-陸聚。

這七個人都是開國勳貴,平時與李善長素有往來,交情頗厚。三法司在查他們,當然坐不住了,所以自然要找本朝的蕭何討個主意。

李善長也真是為他們著想,讓他們自己把窗戶捅破,自己上表承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