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最溫情的審判,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玉抵達黑風川的第三日,朱雄英隨即下令,大軍班師返朝。由副帥-耿炳文,率立功的官員將校返回應天,其餘部隊即返關中各軍屯,添堵防禦空虛,以防北元。
朝廷的賞賜,由陝西布政使司牽頭,各府、縣負責分配,賜金賞田,撫卹孤寡,旌表忠烈之家。直接交給地方官府來辦,不僅高效,更能提升官府的威望。
剛回到西安,便從宋忠口中得知,鐵鉉、鄭士元羈押了駙馬都尉-歐陽倫。換了身便裝,朱雄英坐著馬車前往提刑按察使司,查查卷宗、問上一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現在的提刑按察使是鄭士元的胞弟-鄭士利。其兄西安知府-鄭士元,正忙於犒賞王師,撫卹孤寡,無限分身。所以,西安府境,不管偷雞摸狗,還是山匪巨盜,一律由提刑按察司負責。
別人審案子,都是講究排場,且不許旁觀。可鄭士利呢,不僅沒有當官的氣派,更是開啟門讓人隨便進,完全一副親民的態度。
不過,這事發生在鄭士利的身上,也不足為奇。空印案時,在皇帝盛怒之下,還敢逆龍鱗上書言事的人,什麼事幹不出來。
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他呢,偏偏反著來。行,來都來了,那就不妨聽聽,看自己選沒選錯人。
驚堂木一拍,一對母子,並一位年輕人,被差役帶了上來。婦人名家劉張氏,是年輕人-劉放的嫂子,其兄病故後,只留下這對孤兒寡母,守著家業過活。
此案,乃劉放與劉張氏,為爭奪其子-劉傲的撫養而來。一般來說,這種案子,多數都是財產之爭,劉傲年紀小,這份家業自然要由同宗同族兄弟代為掌管。待劉傲成年,再來繼承其父的產業,合理合法!
而且,劉張氏如此的年輕,必定不能久守其寡。若將來再嫁,劉傲勢必要隨假父之姓,那其兄的香火可就斷了。
“鄭按察,我劉家在西安也算是有一號的富戶,不管說富甲一方,但也算家財萬貫。”
“先父先母走的早,是亡兄將小人拉扯大的,供我讀書,成家立業。我們之間,名為兄弟,卻情同父子。”
劉放對嫂子,是萬分尊重的!他不要求嫂子對亡兄守一輩子節,其兄的產業也可以作為其再嫁的嫁妝,劉放分文不取。
但劉傲,作為其兄的獨苗,決不能淪為別人的繼子,否則他對不起亡兄的在天之靈。等這孩子長大了,他也願意立下文書,將自己一半家產,分給侄子,不使其為生計發愁。
劉放的行徑,算得上仁至義盡,他與其兄之間的兄友弟恭,也著實當得起堂外的鄉親稱道。
可劉張氏,卻寧可將亡夫的產業,無償贈給劉放,也不願意與自己的兒子分離。且聲淚俱下的懇求鄭士利,法外容請,不要讓孩子離開生母,她願意一輩子為亡夫守節。
“老爺,人生於世,誰無父母。天下至痛,無非骨肉分離。妾雖是婦人,也頗知大義,怎會棄稚子於不顧。”
“小叔!傲兒才六歲,你就忍心讓他失去父母嗎?”
劉張氏淚如雨下,哭的很是傷心,小劉傲卻拿著帕子幫著他娘擦眼淚。見兒子這般懂事,劉張氏哭的更傷心了,眼淚止不住的從兩頰流下。
見此情形,鄭士利對劉傲招了招手,示意其上到案前。撫著小傢伙的肩膀,和藹可親的問他,是否願意離開母親,跟著叔父生活。劉傲看了看希翼之色的母親、叔父,隨即搖了搖頭。
“鄭按察,這事沒有問孩子的,他才多大,怎麼知曉其中利弊嗎?”
劉放能不急嗎?這位提刑按察使辦案,不靠律法,靠人情,這怎麼能行呢!當然,他也不怕鄭士利惱火,合理合法,就是到京打官司,他也不怕。
可鄭士利卻微微一笑,很耐心的解釋,《大明律》卻有保護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