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最溫情的審判,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及家業的律法。但國法之餘,也要堅固人情,所謂人情法理,不至偏廢。

既然劉張氏為了兒子,願意守節,那為什麼要攔著呢?難道非要他們母子分離,心痛如刀絞一般,才是劉放的亡兄願意看到的嗎?

劉家的案子,不涉家財,不涉人命,那且不如就由劉張氏當堂立書一封,為其夫守節。若有一日,劉張氏想要再嫁,那便連同劉傲及家財,盡數返還劉家。

“劉張氏為你兄長守節,撫育獨子,實乃大善。”

“且不違你與亡兄之情,亦延續劉家香火,你服是不服?”

服氣,當然服氣!劉放本就是為了的香火,能保住香火,還能讓侄子平安長大,繼承家業。他又怎麼忍心,做那惡人呢!

心服口服的給鄭士利磕了三個響頭,劉放又給嫂子賠了一禮,一家矛盾盡數消散。而滿臉淚痕的劉張氏,更是把頭都磕破了,一口一個青天大老爺。

第二個案子,竟然是個七旬的老翁,老者是賣柴的,卻沒有無視叫賣的時辰,被坊間的典事,罰銅二十文。

二十文錢不多,可老者賣一捆柴,才賣三文,他實在拿不出,且言語不利索,說不清來路。典事也多了個心眼,把人帶到了提刑按察司。

首先,老者觸犯了坊間的律令,其罪該罰。另外,朝廷正在“清軍”,校正天下軍戶的數量,一些濫竽充數或為非作歹的人,都逃了出來,很難說此人與之無關。

“胡扯,他如今多大年紀了,逃戶?虧你想的出來!”

“依著本官看,就是你狗眼看人低,拿著行文當大棒,刁難百姓!”

喝斥完了典事,鄭士利命差役扶腿腳不利索的老者起身。賜椅、賜茶,讓他坐下來,喝點水,穩穩心聲,慢慢說。

國家有典制,即便是年老者或婦人犯罪,也要從輕寬宥。而且,老者也只是違了閉市的時辰,何至於扣這麼大的帽子。

拜高踩低,欺軟怕硬,極盡阿諛奉承之能,這副嘴臉,鄭士利在江浦的時候,看得多了。

而聽到穩定心神的老者,說其乃是城外的鄉民,打點柴火進城來賣,也是為了給兒子,買些治療跌傷的湯藥,不敢有違王法。

“你兒子多大了?”

“小民的兒子,今年五十有五了。”

七十多的老父,與五十五歲的兒子相依為命,多麼的不容易,怎麼就不能容忍,所犯的那些無關大雅的錯呢?

拍了一下驚堂木,鄭士利判案如下:老漢違律,罰文二十,實數應該。然其情可閔,所受罰銅由鄭士利個人墊付,並買下老者全部的柴火。西市典事,濫用職權,刁難民眾,其性刁毒,其心可誅。著即杖脊二十,罷黜官差。

許是劉家的案子辦的和氣,也可能是典事等小吏,平時作惡多端,如今這般下場,著實讓人痛快。堂外觀案的百姓,紛紛高呼:老爺英明,明鏡高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貞觀榮耀

陳叔摯

特工王妃:冷傲王爺腹黑妻

尛羽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