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戊申之變,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輕蔑的眼神,瞧了茹瑺一眼,劉璟又轉過頭來,繼續道:“陛下,仁宗臨終遺言,您忘了嗎?”
前面的都是廢話,那都是做樣子的!這最後的一句,劉璟直指朱雄英的痛點。跟在皇帝身邊十幾年了,劉璟太清楚了他的脾性了。
引用一句仁宗去世時,朱雄英曾私下與劉璟、耿炳文說過:聚九州之鐵,難鑄此錯,不能為父奔喪,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他後悔爭這個大將軍了。
也正如劉璟預測的那樣,屏風後的朱雄英果然坐了起來。左手還不由的抬起,揉著太陽穴。雖然看不見表情,但能看出來他猶豫了。
過了良久,朱雄英才沉聲問道:“那你們說,該如何處理妥當!”
見有了轉還的餘地,劉璟給鐵鉉使了個眼神,示意其可以開始了。會意的鐵鉉,也給了老友回了個感激的眼神,隨即才走上前去。
“陛下,先帝在時,凡宗室不法,皆遣中都行宮反省。”
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及罪王之子-朱文奎、朱文圭,與皇帝一般皆為仁宗血脈,自相殘殺,只能讓天下人詬病。
既然他們沒有參與謀反,便削去他們的爵位,圈禁在鳳陽行宮。如此即展現了陛下的仁義,又能去除後患,何樂而不為呢!
而鐵鉉的話說完,劉璟立刻補了一句:“陛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兩位閣老的話都說到這地步了,暴昭等人都跪了下來,請皇帝納諫,誤過多殺戮同宗,以免鑄成憾事,難以彌補!
當了一上午啞巴的楚王-朱楨,也是面露悲愴的磕頭,哭訴,請皇帝想想仁宗皇帝。
朱雄英還沒有來得及,魯植便疾步進殿,急促道:“陛下,陛下,太后娘娘傷神過度,薨了!”
這,這,這!......,臣工們都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
他們都清楚,太后因為目睹朱允炆之死,悲傷過度,另外兩個兒子,也被扔進了死牢,再加上反桉一事,一時接受不了,才撒手人寰的。
沉思了良久,朱雄英問了一句:“太后走時,留下什麼話了?”
魯植拱了拱手,恭敬回道:“太后說,請陛下想想仁宗皇帝,給他們留條活路。”
唉,嘆了口氣,眯著眼睛的朱雄英,嘆息道:“送他們去鳳陽吧,衣食用度如舊,不要為難他們。”
“其他的事,楚王領銜辦,不要搞過分的株連。除了方孝孺一家,其他府邸的女卷,與平陽王妃等例,給個體面吧!”
皇帝這話一出,鐵鉉、劉璟等一班臣工,恭敬躬身領旨,恭聲稱讚,皇帝英明。唯獨茹瑺,臉色是青一陣、白一陣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