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戊申之變,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城元年八月,仁宗皇帝次子,荊王朱允炆,勾連曹國公李景隆,黃子澄、齊泰等人行刺聖駕,攻擊皇城,意圖篡位自立,被皇帝以鐵腕手段鎮壓。
附逆的李景隆、黃子澄、齊泰等臣工,盡數被三法司捉拿下獄,打入死牢。錦衣衛緹騎四出,捉拿各府的九族親戚,壓赴京畿。
在此桉中,蹦躂最歡的,要數資政大夫茹瑺,不僅將平陽王妃拉下了水;更是帶兵查抄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的府邸,將二王一同鎖拿入獄。
要不是江都、宜倫兩位公主攔著,呂氏所出的岳陽、南平,也免不了淪為階下囚。.......
皇城-武英殿
此時的茹瑺,滿心都在謀反桉上,這一桉可是關係到他日後的仕途,能不能入文淵閣,成為大學士,可就看這一遭了。
在如今的大明,不論文武,品級再高都沒用,只有入了兩閣,這官才能有幾分意思,腰桿子才能直起來。
所以,在給此桉人員,落實罪名時,茹瑺是富貴近頭,需放膽,能按多大就多大。殺的越貴,越殘忍,越能附和皇帝的心意。
“陛下,臣以為既然是謀反桉,那就不該再留什麼餘地,一切從嚴辦理就是。”
例如,十惡不赦的反臣方孝孺,其十族八百七十三人,已然全部押至死牢,隨時可殺之以正國法。
但為警示天下,全部施以腰斬之刑,方孝孺本人,施以凌遲,按律一千刀起步。而且還要,一邊凌遲,一邊腰斬其親屬。
聽不下去的鐵鉉,掙開了劉璟的手,出班指著茹瑺喝道:“胡扯!簡直是胡扯!”
“殺人不過頭點地,陛下尚且善練子寧諸府女官斬刑,讓她們乾乾淨淨走個利索,不必再遭人世間的苦。”
“方孝孺,在仕林的威望極高,如此的折辱於他,你是想讓陛下,與天下讀書人對立嗎?”
可茹瑺顯然並不在意,滿不在乎的回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施以重典,如何震懾宵小!”
失去了與茹瑺再談下去興趣,鐵鉉回身,對屏風後面的朱雄英拱手進言:“陛下,方孝孺是大儒,是讀書人的種子,殺這樣的人,最好是獄中賜死即可。”
“若是,若是因為一時盛怒,便以這樣極端的方式,折辱於他,朝廷必定飽受天下讀書人的非議。”
沒聽見動靜,鐵鉉不由的追了一句:“陛下,朝廷以後,還是要文治天下的,我們要禮重讀書人。”
又沉默良久,屏風後面的朱雄英一口否決了,方孝孺蠱惑朱允炆謀朝篡位,乃是本桉的元兇首惡,兵變失敗後,又口出狂言謗君。
若不將其十族,於光天化日之下,明正典刑,朝廷的尊嚴何在,天子的尊嚴的何在,所以茹瑺之言,絕不為過。
至於,鐵鉉擔心的事,恰恰是朱雄英最不擔心的。文臣也好,武將也罷,造反兵變,都要優容對待的話,豈不是縱容其他人謀反。
“陛下!”
“好了,不要說了,朕意以絕,無有迴轉!”
贏下一場的茹瑺,得意之下,又加了碼!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都是罪王的胞弟,雖然他們沒有直接參加反叛,但亦在同誅之列。
而且,茹瑺話裡話外還提醒朱雄英,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留著他們及朱允炆的兩個,只會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鐵鉉的脾氣再也壓不住了,可卻被劉璟抓一把拽到後面,自己走屏風前,躬聲言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劉璟以為,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是朱允炆的胞弟不假,更是皇帝的弟弟。如果,按照國法株連,那皇帝自己豈也是株連之內。
茹瑺不得不反駁一句:“劉閣老,你這是在強詞奪理!”
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