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七章 面紅耳赤,大明太孫朱雄英,陳叔摯,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四年,朱元章“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又下令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自此,連與明朝素好的東南各國也不能來華進行貿易和文化交流了。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章再次釋出“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為徹底取締海外貿易,又一律禁止民間使用及買賣舶來的番香、番貨等。到了,洪武三十年,再次釋出命令,禁止大明百姓下海通番。
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朝廷規定了嚴酷的處罰辦法:
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
及為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洩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
甚至,對參與買賣番邦的居民也不放過:“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貨皆不許販鬻,其現有者限以三月銷盡。”
信國公湯和巡視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魚。海濱民眾,生理無路,兼以饑饉薦臻,窮民往往入海從盜,嘯集亡命。使得濱海地區的百姓,不得不逃亡、潛往海外,兩廣、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為生者萬計。
若朝令夕改,貿然推翻禁海令,置朝廷的尊嚴於何地?諸王怎麼看,百官怎麼看,天下百姓怎麼看!
人們不由會問道,是洪武朝殺人殺錯了,還是陛下為了開源,違背孝道,解禁解錯了呢?
......
瞧著諸官之間,你一言、我一嘴,爭執的面紅耳赤,朱雄英心裡不由一聲長嘆。先帝御下雖然嚴毅,但一身功業令人折服,哪怕是他身後依然被官員們奉為金科玉律。
換位思考,推己及人,要是在他身後,官員們依然如此,他也該含笑九泉了。一想到這,朱雄英煩躁的心情,也漸漸的平靜下來。
輕敲了兩下桉子,心平氣和的說道:“諸卿,諸卿,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