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學術的根本在道統,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秉在外譭譽參半的原因之一。

說話之人乃是太學官員,胡瑗身邊的親近之人。

他臉上露出擔憂之色,在他的眼中當年的道德君子楊公如今不過是一權臣爾,胡公方才是真正的道德君子。

如今的太學有如今的現狀,也乃是胡公的功勞,他實在不忍心胡公陷入其中。

胡瑗搖了搖頭,說著:“我深知楊相公的為人,當年我在他面前歷數他的過失,尚且不與我計較反而提拔我,所以他是一個沒有私心的人,如今的確有一些小人,被楊相公所提拔重用,不過卻不是因為他們的諂媚之言,而是其能力!”

在他的眼裡雖然不認同楊秉此舉,認為為官重要的乃是德行,可是卻也能夠理解楊相公為何如此做。

不過是為了樹立新風,培養出大批的實務的大臣,在告訴朝野上下朝廷用人重才甚於重德,所以那些濁流的官員也紛紛效忠其下。

正所謂投其所好,有人喜歡美酒,有人喜歡佳餚,自然也有人愛好美人,一些鑽營取巧的官員,就會為了投其所好。

可是如今楊秉喜好的是有才幹的大臣,那麼他們自然會為了傾盡全力的為了政績。

無能和懶惰從來都不一定同濁流所掛鉤,甚至有些官員明明德行不高,卻也能夠同百姓同吃同住,宵衣旰食的拼著政績,他難道是為國為民嗎?不,他是為了自己的政績罷了!

可楊秉並不在乎這些,如今的大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機器,每個關鍵的地方都需要有人把持,做好自己的螺絲釘,他不管白貓還是黑貓,只要能夠辦事他就重用!

你若是貪汙違法,那麼不好意思我也不會有任何的偏袒,而不會因為你的名望或者你大儒的身份,就會對你予以重任!

而楊秉這種做法,看起來不過是維護的乃是一個公平,但是在士大夫眼裡這就是異端,因為他將才高過了德,往大了說你就是認為術高過了道!

放著那些飽學之士的鴻儒不用,偏偏起用私德有虧的人。

胡瑗同大多數的文人一樣,認為此舉有些不妥,他是一個在道德品行上近乎吹毛求疵的人,他認為為官者需先得有風骨,後需得有才能。

同樣他的思想又不迂腐,他認為的文人的文章需要經世致用,可謂是同楊秉所提出的思想二者不謀而合。

可是從根本上兩者卻有一個根本的差別,他認為官員以德行作為標準,而楊秉認為以法作為標杆。

身邊的人也只能拱手,既然胡瑗已經下定了決心,他是如何勸恐怕都無法改變其心意了。

有的人會權衡利弊,而有的人卻堅守己心。

朝中的大臣多是保持緘默,畢竟雖然官家並沒有明說,但是卻下令讓楊秉在國子監講學,這何嘗不是在站臺。

楊秉那是立下當世一門顯學之人,而且還是一位朝中的中樞重臣,乃是大宋的樞相。

還有年輕之時到如今,都可以從過往政績來看都是一份無比光鮮的答桉。

這樣的人物千百年後都是會留存青史的人物,試想一下就是這樣的人物,背後還有官家親自站臺,一個人的力量能夠與之相爭嗎?

不能,所以才會引起文壇震動,而之所以趙禎在其中留下來了許多的時間,所為的就是待事件持續發酵。

當初本想直接在國子監表明,可是楊秉的那番話讓他改了自己心裡原本的想法!

因為楊秉的自信改變了他心中最初的堅持,決定在天下的鴻儒名士前定下如今大宋的最新的官學。

他要昭告天下,如今大宋需要什麼官員,天下的讀書人需要向著何種方向而前進。

胡瑗一個人獨站立在桉桌之前,在桌上還有一份筆墨未乾的紙張。

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大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