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咖啡的柯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學術的根本在道統,宋時從夢華錄開始,不喝咖啡的柯基,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使那個家中有一個讓他厭惡的叔父,可是那裡的感情讓他無法作出割捨,他覺得相比起汴京的繁華,家鄉之於他更為重要。

在猶豫和躊躇了許久後,他方才是做出了這麼一個艱難的決定。

“伯伯,感謝您的心意,汴京固然繁華,可是我還是割捨不下鄉里的親人!”

若是真的留在了汴京讀書,那麼以後同父母親人聯絡,也就只能夠透過書信往來了。

畢竟汴京來回一遭可是很遠,如今可沒有什麼便捷的交通工具。

這來回可不是一件簡單的易事,如今若是跟著這個剛剛認下義父後面,將來的生活定然會比回去更好。

可是他依舊會拒絕,身邊的塞赤也不明所以的傻呵呵地笑著,一邊吃著桌上的飯菜。

一頓飯後一家子人又將兩人送走離開,而章淳目光中有些不捨,這個汴京對於他而言是孤獨的,塞赤和葛仲兩人若是能夠留下,他也就多了兩個朋友。

等到兩人上了馬車徹底離開了,一旁的婦人方才舒緩了一口氣,因為若是當真二人留了下來,家中的生活也會立刻拮据起來。

並不是她心思多,刻薄寡恩而是她的出發點也是從這個家而出發。

章啟感嘆的說了句:“素聞延州之地乃是教化之地,當地民風淳樸,從塞赤和葛仲兩個孩子身上可見一般!”

若是說延洲有什麼值得讓人記住的地方,那無疑就是綏德縣的綏德學宮,它如今的地方可是比起孔子故鄉都不遑多讓。

綏德學宮初始乃是因為楊秉而知名,後來此地的民風吸引了許多的學者大儒,使得此地成了一處文人大儒常常彙集之地。

所以章啟這番感慨並非是空穴來風的,一個地方的文化同樣也會影響當地百姓的風氣。

……

不僅僅是外來的一些大儒名士對於此番楊秉講學牴觸,在太學之中的一些飽學鴻儒同樣也是。

如國子監直講胡瑗就對官家的旨意,連續幾次上書可無一例外都被駁回。

國子監直講有主持太學之責,這個位置不可謂不重要。

而他同樣也是當初楊秉所舉薦的人才,二人在政見上頗為一致,對於楊秉實行的一系列新法,利國利民的事情,他都是抱雙手雙腳贊成的。

這並不是因為二人之間乃是提拔重用的關係,而是這是他由心的如此覺得。

固然他欽佩楊秉的文采,敬重他的德行,支援他的改革,但是二人乃是學術之上的分歧。

這之於那些陰謀家,政治家而言,這不過是點頭應答的好事情,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壞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可是學問這個東西乃是他立身之根本,如果在此問題上可以做到屈就,那麼他便成了一個無原則的人,沒有道德堅守的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在朝廷之中受重用,本該是富貴榮極的生活,可是他卻一身布袍,那一身儒袍卻是漿洗的平整無一點褶皺,看起來素樸可那一身清正之氣,還有那一身氣度卻是讓人凜然。

“胡公,您此舉卻又是何必呢?這官家明顯乃是偏向於楊公,您這個時候高舉反對,豈不是成了眾失之的,楊公到時豈會與你干休?”

如今的楊秉權勢之大,朝中也是少有人能夠與之掣肘,依附者自然也是眾多。

而有些想要鑽營取巧的官員,都想要攀附上這顆大樹,實現官職躍遷。

畢竟先例不少,楊秉提拔了一大批的變法新人大臣,而有些人德行雖然一般,可是有能力的依舊會被楊秉提拔。

因為他的原則向來是重才甚至重德,這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