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開宗立派
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開宗立派,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世致用,辯證求是,這是哪家學派的觀點?”
沈憶宸話音剛落下,就引發了在場眾人的疑惑。因為目前明朝主流學派,就沒有哪家主張過這個觀點,甚至追溯到先宋的程朱理學,也沒有聽聞過此調。
“先生,你知道沈憶宸講的是哪派學說嗎?”
朱祁鎮側過腦袋,輕聲朝著身旁的王振詢問了一句。
他在宮中經筵日講學習的,都是一些帝王治國之術,還沒有時間去關注學派思想。而且官員們為了保持政治平衡,也不會允許某位講官夾帶私貨,去給皇帝灌輸自己的學術主張。
萬一皇帝被“洗腦”成功,那其他不信這一派的官員還怎麼混,朝堂豈不是變成一家獨大了?
當然,這種事情也防不勝防。好比建文帝朱允炆,就被黃子澄這個腐儒老師給坑慘了,可謂言聽計從,最終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這就是獨信一家之言的壞處,而現在的朱祁鎮跟王振,某種意義上也正在復刻歷史。
“回稟萬歲爺,奴婢聽著像是前宋永嘉學派的觀點,卻有著很大不同。”
王振畢竟是舉人出身,學識功底還是有的。他從“經世致用”這四字上,感覺跟永嘉學派的主張很像,卻並不完全一致。
至於後面的辯證求是,那更是聞所未聞。
“那依先生話語,這是沈憶宸自己的觀念?”
“奴婢不敢確定,得狀元公講學之後才能得知。”
現在沈憶宸就提出八個字的觀點,內容如何還不可知,就下結論說是原創觀念,有些為時尚早。
要知道在古代一旦提出了自己主張,如果能發揚光大出去,就相當於開宗立派成為了一代宗師。
沈憶宸如今年僅十八,就算有著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的文人巔峰功名,在學識鑽研沉澱上,也差了宗師大儒不少。
王振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今日講學會是沈憶宸開宗立派之時!
“嗯。”
朱祁鎮點了點頭,然後在心中默唸起永嘉學派四字。
其實不單單是朱祁鎮,在場的國子監學子跟官員們,大多數都在心中猜測,沈憶宸想要講學的內容,是不是跟前宋的永嘉學派有關。
永嘉學派是南宋時期重要的一個儒家學派,它主張的“事功學”與當時朱熹的“理學”、陸九淵的“心學”呈鼎足相抗之勢。
這個永嘉學派的主要觀點,就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以及利與義的一致性。
實踐重要性道理淺顯,很多人都能明白,利與義的一致性就在於要“以利和義,不以義抑利”。
簡單點說,就是道學家們不能光靠一張嘴,就要求人人都達到“聖人”的道德標準。總得讓人有利可圖,才能有動力去做好事,追求利益並不違背道義。
某種意義上,這個觀點更復古了先秦時期的思想觀念,那就是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
至於“經世致用”四字,乃後世儒學家王夫人、黃宗羲等人,把事功學給進一步發展後的成果。
更為突出表達了,學問必須得有益於國事,得治國安民務實。而不是如同一些理學家那般不切實際,整天就想著追求所謂的仁義道德,最終空談誤國!
算起來古代先聖的孔孟學說,傳承到大明正統朝,已有兩千年之久。
其實認真來講,儒家思想本身並沒有多大問題,相反放在兩千年前,是極其先進的哲學思維。甚至就算是放在兩千年後,也依然有許多可取之處,綻放出屬於先聖的思想光芒!
但問題就出在後世統治者或者野心家,掌控了儒家學說的註釋權,甚至把它尊崇到不可更改的“聖經”地步,引以為治國學術,這就出現很大的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