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迴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章 兼職帝王師,我成了大明勳戚沈憶宸,無限迴圈,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這一夜的重逢喬遷酒,沈憶宸又喝的伶仃大醉,這次是因為高興。

正統十年四月十二日,沈憶宸照常前往翰林院“開啟上班”。

經歷過這十來天的適應,沈憶宸越來越習慣在翰林院修書的環境了,可謂樂在其中。

某種意義上來說,修書如修行,都是得靜下心來去認真做的一件事情。

沈憶宸以往在科舉、身份、權勢等等因素的壓力下,始終不敢停下或者放慢自己的腳步,每天都想著該如何往上爬,才能不成為別人眼中的螻蟻。

這種日子過多了,心態也變得愈發的急躁,甚至有些時候過於鋒芒畢露,想著以勢壓人走捷徑。

就好比入職翰林院的冷嘲熱諷,換做現在沉靜下來的沈憶宸,他恐怕不會再選擇如此盛氣凌人的方式去示威,而是隱忍下來分化逐個擊破。

文官集團從來都不是一個親密無間的群體,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利益訴求,翰林院眾人也是如此。

不過沈憶宸同樣不後悔自己的意氣,後世有個說相聲的說過:“三十歲之前不狂,沒有出息,三十歲之後還狂,肯定沒有出息。”

同樣還有一個買瓜的也說過:“年輕人要是不氣盛,那還叫年輕人嗎?”

吃一塹長一智,人生終究得透過不斷的試錯,才能累積到足夠的經驗。畢竟對於官場而言,沈憶宸才是那個童叟無欺的雛鳥。

剛踏進翰林院,沈憶宸就看見值事廳門前站著一群翰林官,就連侍讀學士倪謙也在其中。

如今錢習禮基本上是在禮部坐堂,周敘處於交接狀態,等著前往應天府翰林院上任,倪謙就是目前京師翰林院的實際“掌院者”。

“內翰學士,聖上今日又取消了經筵,這可如何是好?”

“對啊內翰學士,距離上次經筵已過月餘,如今又說延後。長此以往下去,經筵講讀豈不是成了虛名?”

“內翰學士,講經讀史乃吾等翰林文人天職。陛下親政不過兩年,就如此懈怠,恐不是好兆頭。”

“還望內翰學士直言陛下,當以聖賢書為重!”

聽到這番對話,沈憶宸想起來今日是每月逢“二”的經筵講讀日子,但不知因何緣故,明英宗朱祁鎮把它給取消了。

而且不單單是取消今日,算起來已經有一個多月沒舉辦過經筵了,

其實出現這種狀況,並不是什麼偶然意外,對於明英宗朱祁鎮而言,是他親政後必然會做的事情。

原因就出在當初“三楊”跟太皇太后張氏共同執政期間,極端嚴格的執行了經筵跟日講制度,在幼年明英宗朱祁鎮心中,留下了極其深刻的陰影。

想想看一個八歲繼位的孩子,正處於孩童貪玩好動的年紀,卻每天要起早摸黑的學習。並且常年不輟,連朝會的時間都被強制縮短到八份奏章,就為了不耽誤朱祁鎮的讀書時間。

另外“三楊”跟太皇太后張氏無比嚴厲,不允許明英宗朱祁鎮有任何的請假缺席。

後世如此“內卷”的情況下,都時不時下發給小學生減負的檔案,朱祁鎮卻常年無休。別說是個孩子了,就算放在一個成年人身上,年復一年下來都得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此事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何朱祁鎮會親近王振。

因為他可能是在深宮後院中,唯一一個不完全把朱祁鎮給當作皇帝,還當作自己學生、弟子,乃至付出親情的人。

如今朱祁鎮親政,二楊跟太皇太后張氏都已故去,就剩下個楊溥也垂垂老朽,無人管束自然不願意再上什麼經筵日講課。

於是乎就出現了沈憶宸眼前的景象,翰林們急不可待想要擔當帝王師,給皇帝傳授治國平天下之術。朱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穿越遇到原版戰神

影掠浮光

綜穿之漂亮炮灰

啊嗚嗚嗚嗚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