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太平公主,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該刮西北風的時候偏偏就刮起來,或許這真是天意!連老天爺都想成全吧……

李恪父子雖然死了,對他們餘黨的誅殺卻沒有結束。

李衝起兵僅七天就被失敗。

但受命平叛的丘神積卻很懊惱,一仗未打何言功勞?

他大肆捕殺偕同叛逆之人。其實博州官員多數是被脅迫的,但丘神積為了“立功”,竟將闔州官吏盡數誅殺,禍及家眷。

不過有挨刀的,自然也有升官的,頑強抵抗的馬玄素、郭務悌等人。

這兩人為了邀取富貴主動協助丘神積捕殺“叛黨”,短短數日間就屠戮千餘家。

洛陽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雖說李恪父子死後官員開門投降,但麴崇裕豈會遵守降者不死的諾言?

既然對吳王存有同情之意,也是悖逆之人!

他入城後立刻誅殺降卒、逮捕官吏,罪及六七百家,籍沒五千餘人。

因為李貞敗亡亦甚迅速,充任後軍總管的岑長倩才剛離開涼州,於是不再前進,回去覆命。

督軍張光輔倒是來到洛陽,卻也沒對麴崇裕的行為加之阻攔。

武媚娘又追加一道命令,命狄仁傑接任洛陽尹處理善後事宜。

當狄仁傑快馬趕到洛陽,目睹的卻是混亂的一幕,官軍不但大肆捕殺官吏,還在街市上恣意搶劫,其行徑簡直等同於強盜。

當兵為了富貴,官匪本無不同,洛陽乃是東都,富庶之地,如今打著戡亂的旗號,不搶白不搶。

麴崇裕也想讓部下們撈點兒油水,以便籠絡軍心,故而聽之任之。

狄仁傑見狀,立刻馳入軍中,直衝到張光輔面前,指著鼻子怒吼道:“你這宰相當殺!”

張光輔被他罵懵了,回過神來也不禁大怒:“放肆!你身為下屬竟敢輕慢我這元帥,法度何在?”

“法度?!”狄仁傑當即反擊,“虧你還有臉說出這兩個字。你受命統兵,當誅殺者只吳王一人。城中官吏聞朝廷兵至,逾城出降者四面成蹊,你不加撫慰,反而殺降為功、縱兵劫掠,屠害無辜罪孽何深?亂河南者,原本只一個李恪,而如今一個李恪死了,千萬個李恪生!”

“洛陽上下民不聊生一片哀號。我手中若有尚方斬馬劍,現在就削了你的腦袋,省得你禍害百姓……愣著幹什麼?你還不停止劫掠整肅軍紀,更待何時?”

無論官職高低,理直才能氣壯,張光輔被罵得灰頭土臉。

平心而論他也不是個壞官,讀書半生學富五車,歷任兵部多年,是非對錯還分辨不清嗎?

可如今這年頭血雨腥風午夜夢迴。

告密盛行小人紛至,張光輔早嚇怕了,面對將士們的暴行他不是不想管,而是不敢管,萬一不小心得罪誰,惹來誣告之禍怎麼辦?

這會兒狄仁傑指著他鼻子痛罵,他羞愧難當,只好下令整肅軍紀。

不過事後張光輔還是將狄仁傑辱罵他一事上奏朝廷,一者他折了宰相的顏面,這口氣不爭回來,以後沒法當官了。

再者這也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

停止抓捕餘黨不是我的主意,若有人上告包庇叛逆,可不賴我啊!

折辱宰相罪過也不小,但是狄仁傑面對張光輔的控告未向朝廷做半句辯解,而是秘密上書太后,為那些被捕的洛陽官民求情。

媚娘覽奏感慨良多,將狄仁傑貶為豐州刺史以示懲戒,卻很難得地發了一次善心,赦免被捕的五千餘人死罪,將他們流放豐州。

當初豐州受突厥骨篤祿襲擊,都督崔知辯戰死,城池也遭到破壞,朝廷幾欲廢棄,唐休璟上書論證不可,程務挺接掌其任,未及修復又被誅殺。

現在媚娘將他們流放此地,也是為了充實邊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