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政變,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多祚等人卻甚是不悅——武三思分明臨事投機,欲邀擁戴之功,武家跋扈多年豈能就此放過?
一為社稷安定,二為保這些年同僚的怨氣,殺二張是殺,都殺也是殺!
索性分兵各處將武三思、武懿宗、武攸寧等輩宰個乾乾淨淨!
眾將面面相覷再動殺心,而這時武延暉又拱手道:“梁王情知皇嗣匡救社稷,已致書屯駐各州及西京的武氏官員,叫他們謹奉太子之命,不可慌亂造次……還有,我等妻妾也已前往太平公主府,陪伴公主同候佳音。”
這番話入耳,李多祚心內一顫。
是啊!
武家還有許多地方官,還掌握不少兵馬呢!
縱然他們大半不頂用,困獸猶鬥,若殺了京城的武氏之人他們心懷畏懼豈不要拼個魚死網破?
那時也是麻煩。再說太平公主嫁武攸暨,李武還有這層關係呢?說不定政變的訊息就是透過太平公主傳過去的,難道連定王也被殺了?
此時不可孟浪……
也罷!
有賬不怕算,就讓武三思多活幾日吧。
“好好好……”武賢越發欣喜,“我自歸京以後幾度得梁王相助,咱又是實實在在的親戚,事成之後當同享富貴。”
李多祚不愛聽這話,遂道:“殿下!大事未明耽誤不得,快走!”
朝武賢馬屁股上就是一鞭,眾將僕從立刻跟上,簇擁皇嗣繼續趕路。
武延暉、武崇訓朝著武顯遠去的身影抱拳行禮,直至他消失在夜幕中,兩人暗鬆一口氣,趕忙上馬。
回家!
真跟著一起興兵攻閥,別開玩笑啦!
武三思算計得清楚,群臣猜忌武氏者甚多,武攸宜、武懿宗領兵時也不得人心,軍中諸將頗有怨恨。
這一夜兵荒馬亂的,倘若誰臨時起意背後射一箭,死都不知怎麼死的!
所以讓兒子、侄子前來就是利用他們武顯女婿身份,料定眾將不敢擅殺他們。
他早就接到了女皇的命令的,自己的兵馬已經被女皇自己掌握。
現在該表的忠心已經表,兩邊的忠心都有。
無論女皇死活,武家的富貴平安已經保住,這就可以啦!
還冒什麼險?
緊閉家門等候訊息吧。
對於參與政變的將士而言,這一晚真可謂一波三折!
李多祚、李湛前往東宮迎接武賢。
皇宮屯營之中尚有敬暉、桓彥範、楊元琰三人坐鎮,晚些時候張柬之、崔玄暐兩位宰相也秘密來到屯營,磨刀霍霍準備動手。這時眾人發現,事情似乎比想象的容易,因為右羽林大將軍武攸宜根本不在營中,據說是突然生病,放下軍務回家休養。
這太好了。
這下輕鬆多了,武攸宜既不在,剩下的羽林軍五大統帥李多祚、楊元琰、李湛、敬暉、桓彥範皆是政變一黨,還有什麼顧忌?
張柬之堂而皇之坐鎮大帳,就等著太子到來率軍入宮。
這時出了問題,太子越等越不來,眼瞅著將近二更,士兵已陸續獲知女皇被二張“挾持”的訊息,有些中下級軍官議論紛紛,甚至聒噪起來,要是走漏訊息可怎麼辦?
正焦急之際楊執一趕到。
此人也是弘農楊氏,故相楊執柔之弟,曾輕慢二張遭到排擠,後來女皇念在他是自己母族之人又召回京城,擔任右衛中郎將。
楊元琰參與謀劃後也把他拉了進來,今晚他的任務是往來各處傳遞訊息。
楊執一稟奏,相王和袁恕己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兵入前廷控制值宿的官員,張同休、張昌儀等人的府邸也已被薛季昶監控,但是李多祚還在東宮門外等候,太子遲遲不出,已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