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政變,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時辰。張柬之與崔玄暐對視一眼,臉色都陰沉下來。

怎麼回事?

太子是臨機畏懼還是心意有變?

再耽誤下去莫說闖入禁宮,只怕士兵們自己就亂了。

抽刀不能再入鞘,只能強自舉兵,好在相王響應,仍有極大勝算。只是這樣一來事成之後誰當皇帝可就說不準啦!

他們的舉動是光復李唐還是興兵叛亂也說不清了,此亦莫大隱憂!

可萬事顧當前,此時不宜遲疑,屯營中燃起無數火把,張柬之立刻召集羽林軍所有將領。

他不顧年老體衰,鎮臂高呼:“二張迷誤吾皇、離間兩宮、貪贓枉法、殘害忠良!現已隔絕內外,挾持聖上至奉宸府,分明有謀害東宮、篡奪大位之心。”

“古人云‘唯名與器,不得假人’,泱泱社稷、芸芸眾生豈能掌於卑鄙小人之手?”

“我輩食君祿報皇恩,焉能坐視逆臣禍亂天下?今已得太子、相王之命,與南衙諸軍共襄義舉,當速入禁中誅殺奸賊營救吾皇!老朽雖耄,尚有一腔熱血、一身鐵骨,可有忠勇之士與我共匡社稷?”

崔玄暐也跟著嚷道:“為國鋤奸、立功受賞皆在眼前,我三軍龍虎之士豈能退縮?”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再加上楊元琰、桓彥範等人帶頭呼應,霎時間眾將齊聲呼喊:“願聽號令!”

張柬之望著這雄壯的場面,按捺不住激動的情緒,說出一句心裡話:“匡正社稷光復李唐,便在今夜……”

他不能再等了,錯過今晚所有參與謀劃的官員皆有族滅之險;他也不想再等了,為這一天他苦苦等候四十年,從一個年富力強的中年人等成七旬老叟,若不能在有生之年恢復李唐,他死也不能瞑目。

雖說皇嗣不在,但兩位宰相做主,左右御林軍所有將領響應,士兵們豈會不從?

立時點選五百餘名精銳之士,衝出屯營,直奔一街相隔的北門。

這個北門不吉利。

還叫玄武門。

玄武者,天之四靈之一、古之神獸,貌若龜蛇相繞。

位在北方,故曰玄。

有鱗甲,故曰武。

這名字言簡而意賅地闡明瞭這座宮門的方位和堅固,而這又是一個充滿殺氣的名字。

長安的玄武門曾經歷一場政變,刀光劍影血流成河,大唐開國皇帝因此退位,而今夜漢中的玄武門也將迎來一場政變。

不過張柬之等人比李世民坦然許多,他們知道此處不會有廝殺。

玄武門守兵也是羽林軍,現在眾將俱在,直接把門叫開就行了。

可是萬萬沒想到,眾將朝上連呼數聲,喝令士兵開啟城門,裡面竟沒有反應,站在城樓上的人也不答話。

敬暉與桓彥範不禁皺起眉頭。

不該如此啊!

御林軍將官皆在這邊,難道憑几個守門的小兵也敢抗令?

今晚當值計程車兵都是牢靠之人,提前打好招呼,心裡都明白怎麼回事,為何不見行動?

眾將心生疑惑,漸漸安靜下來,這才聽到門內竟隱約有爭鬥廝殺之聲。

“不好!情勢有變……”敬暉一語未必,城樓上射來飛箭!

這一變故猝不及防,衝在前面計程車兵當即中箭,隊伍一陣大亂,親兵努力護住兩位宰相,受傷之人也連滾帶爬往回逃。幸而這陣箭雨並不濃密,沒造成什麼傷亡,眾人倉促退後一箭之地。

還沒緩過神又見門樓上光華耀眼,十餘支火把駭然舉起,既而拋下幾顆人頭,還有十餘名士兵被刀壓脖頸押到城上。

顯然是通謀的守門兵,

方才裡面一陣搏鬥,皆已被擒被殺。門樓正中出現一位官員,五十歲上下,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來又來倒春寒

天橋賣蒸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