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三章 夜,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十二日夜。

夜靜更深卻非萬籟俱寂,畢竟還是初冬,夜晚變得很冷,凜凜寒風片刻不停地吹著,發出嗚嗚嗚的響聲,彷彿皇天后土皆在哭泣。

漢中城卻似一頭無情的巨獸,無動於衷兀自酣睡。

坊街無人一片漆黑,連白天衣冠雲集的天街此時也昏沉沉、黑魆魆的,端門和則天門雖有燈火,卻照不見很遠,越發顯得幽暗陰森。

東宮位於宮城東南部,正門曰重光門,此外東西各有一道側門,東曰賓善門、西曰延義門,尤其賓善門位置最是偏僻,幾乎緊挨著左藏庫。

皇家重地防衛森嚴,即便洛陽市井繁雜良莠不齊,哪個膽大的賊人敢到宮城來撒野?

可是這一晚氣氛有些詭異,就在賓善門外隱約有一道黢黑的身影,如鬼魅般無聲無息遊蕩著。

如果藉著微弱的月光仔細觀察,會發現稍遠的城牆下人影還有許多。

弔詭的是東宮三座門皆有衛兵,而且每半個時辰就有一隊南衙衛兵舉著火把來往巡視,怎會察覺不到此處有人?

難道他們都瞎了?

衛兵還真的確實“瞎”了,因為今晚負責巡察的左威衛將軍薛思行下令叫他們“瞎”,這意味著這一場醞釀已久的政變已拉開序幕。

此時此刻參與政變的軍官都守候在賓善門外,那個如鬼魅一般晃來晃去的人是右羽林將軍李湛。

作為大將軍李多祚的部下,這件事怎麼可能少了他?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按照原先的計劃由王同皎進入東宮將武賢迎出,在眾將護衛下趕往皇宮與楊元琰、敬暉、桓彥範等人會合,率羽林軍誅殺武攸宜、進入北門。

直奔奉宸府除掉二張,逼女皇讓位。

與此同時相王和袁恕己率領同謀的南衙將領進入宮城,控制三省六部,擒拿二張黨羽,薛季昶突襲張府,擒拿張昌儀等人,並穩定京城秩序。

可政變還沒正式開始就出了問題,王同皎進入東宮已半個時辰,仍不見武賢。這不把人活活急死?

難道出現變故?

眾將都等得不耐煩了,李多祚脾氣甚是火爆,已與眾人商議,若東宮再不出來就直接進行下一步。

可那樣情況就不妙了,且不論沒有太子出面他們能否動員將士誅殺武攸宜、開啟玄武門,即便政變成功也名不正言不順,他們豈不成了謀反?到時候如何收場?

李湛是聰明人,自然曉得其中利害,越等越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踱來踱去……

殊不知此刻王同皎比他更著急!

之所以由王同皎辦這件差事,不僅因為他是禁軍將領,更因為他尚新寧郡主,是武顯的女婿。

畢竟是親戚。

籌劃政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崔玄暐早和顯事先溝通好,王同皎原以為三兩句就能把請出來,哪知東宮竟然臨時變卦,不參與啦!

東宮正殿中,王同皎滿頭大汗,不厭其煩反覆勸說,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昔先帝以神器託付殿下,此事人神共憤,至今四五年。如今天意昭彰,南北軍將士同心戮力,必可誅除凶逆光復李唐。此時節陛下豈可甘心屈辱,棄祖宗社稷於不顧?”

是啊!這幾年春秋武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時刻都生活在壓抑和恐懼中,難道他不渴望自由?他不願報復這一切嗎?

遙想青春之時他也曾有過帝王夢,也曾與兄弟爭鋒,也曾因李弘身死暗自慶幸,父皇臨終的囑託他何嘗忘記?

可是……

武賢臉色蒼白,一頭虛汗,竭力躲避侄女婿焦急的目光:“聖上龍體欠安,倘若發兵驚擾聖駕,只恐……聖上……”

王同皎明白武賢的顧慮。

女皇老了,據說還有病,若被兵馬驚嚇嗚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