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七章 遷都,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禪位當然不行,削去武氏族人的爵位也不可能,

但武曌還是做出了一點兒行動。她任命國子司業祝欽明為太子詹事、春官侍郎崔神慶為東宮右庶子,命二人輪流侍讀東宮,教武賢以及諸皇孫學習儒家經典和朝廷制度,算是部分採納了蘇安恆的意見。

祝欽明雖是學識淵博的一代大儒,但也是極乖巧之人,昔日的明堂祭祀禮,以及登極大典這些有違傳統的禮法都是他幫女皇編訂的。

崔神慶才幹優異、政績斐然,但他是廢王立武的功臣崔義玄之子,也是女皇極其信任之臣,由他們教導東宮絕對不會“跑偏”。

而就在此事過後不久,女皇罷李懷遠為秋官尚書,改任為人憨厚、老邁多病的天官侍郎顧琮為宰相,這明顯暴露了她對東宮勢力的戒備。

蘇安恆一片好心卻給武賢帶來麻煩,從此以後他這中年人得天天讀書。

他心裡戰戰兢兢,深知這次上書引起了母親對自己的猜忌,只好更加謹言慎行,不但裝模作樣好好學習,還時不時向母親彙報思想心得。

遷都的時候刻不容緩。

北風蕭瑟枯草紛飛,朝廷浩浩蕩蕩的遷都隊伍踏上龍首原,眼見遠方蒼茫大地上矗立著一座雄偉而略顯荒涼的城池。

這便是漢中。

廣義上的漢中是關中和蜀地之間的山西南部廣大的山地地區。

而狹義的漢中地區,是秦嶺和巴山之間夾出來的一個長條地帶,秦嶺隔開了漢中與關中,而這一片最主要的就是陳倉。

無論是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是諸葛亮的二次北伐的陳倉之戰都預示著他的重要地位。

巴山則把漢中與巴蜀分在兩側,其中金牛道直通成都,道上的劍門關也是古代名關之一,李白《蜀道難》中創造的名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從漢中往北過了秦嶺就是肥沃的關中地區,向西則是關西之地。往南過了巴山則是肥沃的成都平原。

更是抵抗吐谷渾和吐蕃的二道防線,一旦這裡失守,則川蜀便無險可守。

女皇之所以遷都於此。

只是為了表明她有恢復中原的雄心。

作為一個邊境城市。

除了軍營,其他的卻很落後。

關隴舊貴早在改朝換代時屠戮殆盡,高官親眷也陸續搬走,名商大賈、作坊工匠、百戲藝人便如逐水草的牛羊,連遊方的僧人道士也去其他地方尋找他們的大善人。

漢中宛如一具喪失靈魂的空殼,只剩下徒然高大的城牆和一條條人跡稀疏的坊街,加之歲月侵蝕北風呼嘯,大有荒涼之感。

武曌坐於御輦之上,忍不住傳令停車,撩起車簾凝望這陌生的城池。

荒涼的城市其實很容易復興,只要朝廷遷回來,過不了多久往昔的一切都會恢復,而人的青春卻是一去不復返!

她從來不喜歡長安,更不喜歡漢中,苦守冷宮是在長安,倉皇逃竄路過漢中。

明堂、天樞、神嶽、九鼎,或許那一切都只是幻夢,都發生在成都。

相比而言,更喜歡成都。

現在這場夢已接近尾聲。

陛下!有何吩咐?”高延福不知為何停步,忙馳馬來到御輦邊,緊跟著上官婉兒、張昌宗乃至武賢和武三思等人都圍過來。

聖駕一停整個隊伍都停下來。

“沒什麼。”武曌緩緩放下車簾,“走吧,繼續前進。”車輪和馬蹄聲再度響起,還隱隱約約伴隨著她的誦經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遷都隊伍於十月初三離開成都,到達漢中時已是十一月二十二,聖駕入住去年修好的皇宮。

畢竟是武曌第一次以大周皇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樓夢紅樓醒

一木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