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六章 上書,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事過後所有人都明白了,二張兄弟的受寵程度早已超過任何人。
似乎他們已摸準女皇的喜怒笑顰,想辦什麼不過是幾句話的事,簡直有“竊持國柄,口含天憲”之能。
原來做男寵前途如此美好。
人心不古。
於是竟也“見賢思齊”想要效仿。尚舍奉御柳模上書,說他兒子柳良賓相貌英俊,願意進獻女皇。
還有個叫侯祥的監門衛長史,想富貴想瘋了,竟聲稱自己陽道偉壯,勝過嫪毐、不讓曇獻,連當年的薛大師都比不了,願以渾身解數報效女皇!
這樣毛遂自薦的人著實不少,惹得朝野上下議論紛紛,女皇的宮闈秘聞簡直快成了市井談資,更有無聊之人添油加醋大加演繹,傳得愈加不堪。那些正直之臣實在看不下去了,右補闕朱敬則如今已升任正五品正諫大夫,因此事上疏諫言:“陛下內寵有張易之、張昌宗,足矣。近聞左監門衛長史侯祥等,明自媒炫,醜慢不恥,求為內供奉,無禮無儀,溢於朝聽。臣職在諫諍,不敢不奏。”
女皇攬奏也覺得很不好意思,這種事傳到民間畢竟不光彩,於是賞賜朱敬則綵緞百匹,下令整改控鶴監。
怎樣整改?撤銷控鶴監、罷免二張、遣散供奉?
那豈不是動了女皇的心頭肉,所謂整改是換湯不換藥,把控鶴監改名奉宸府,由智敗吐蕃名聲鵲起的郭元振擔任奉宸丞。
其實這就是掩人耳目,奉宸監上下之事仍由二張把控,那群阿諛拍馬的文人也一個未斥退。
自古皇帝富有天下,後宮莫不佳麗充盈,漢武帝、晉武帝、隋煬帝之流嬪妃宮婢動輒上萬,相較而言武曌所寵者從始至終才三四人,說她荒淫實在過苛。
可干政卻是大患。
惜乎武曌不這樣認為,追根隨緣她自己何嘗不是由後宮而起?
哪會把後宮參政視作禁忌?
況且她與張昌宗、張易之的關係並不像市井傳說的那樣,固然有枕蓆之歡也只是偶爾為之,老年人人哪來的那麼多情慾?
特別是女性,絕經後那更是對床第之事不太感興趣。
即便有那心,她還有那力嗎?
類乎侯祥之輩不過是瞎揣摩罷了。
武曌對二張的感情是複雜的,與當初對薛懷義大為不同,有時甚至像老婦嬌慣自己的小孫孫。
長期的政治鬥爭破壞了皇家親情,兒女之中唯有太平公主能和她說幾句貼心話,武顯、武輪乃至武三思等人雖恭敬有禮,其實對她畏懼大於親暱,至於孫輩的孩子見了她更是謹慎肅穆,哪有感情可言?
而張氏兄弟像兩個無所顧忌的孩子,能在她身邊撒嬌使性,能陪她娛樂哄她開心,填補了她感情的空虛。
甚至可以說,張家兩兄弟不過是武曌養的兩條寵物。
至於二張招權納賄、干預朝政那些事,其實她也心知肚明,卻並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
現在畢竟還是武周天下,朕是名正言順的皇帝!
朕為了天下臣民的安危連社稷都放棄了,欲將皇統歸還李氏,如今曆法已更,連國都也將遷回漢中,夠仁至義盡了吧?
朕已經別無所求,不過是想過得舒心些、快樂些,寵愛兩個小男人,就算他們壞點兒規矩又算得了什麼?
平心而論武曌的要求並不過分,但尋常人可以這樣做,她卻不能這樣任性,同樣因為她是皇帝。
當一個皇帝忘卻自己責任的時候,其統治必然走向危險的懸崖……
蓮花初綻之際,兩位在民間擁有極大影響力的宗教人士受召來到神都,武曌年紀越來越大,對神秘學和玄學的興趣越來越大。
這兩人一僧一道,僧乃禪宗第六代宗主、荊州玉泉寺神秀禪師,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