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去年今日此門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四章 墮落,開局造了李二的反,a去年今日此門中,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更不在話下。不但張昌宗、張易之招權納賄,連張昌期、張同休等人也來者不拒。有一次一個姓薛的地方官入京詮選,想要留任朝廷,求到張昌儀頭上,送了五十兩黃金。
張昌儀手眼通天,哪把這當什麼大事?收下錢隨便寫張條子,趁朝會時丟給天官侍郎張錫。
這張錫也是世家子弟,乃先朝戶部尚書張文琮之子、賢相張文瓘之侄,本人也不乏才智,卻沒有父輩的堅貞品格。如今張氏兄弟炙手可熱,宰相都不敢招惹,他哪敢不依?於是決定不問好歹留任此人。可他一時不慎把條子弄丟了,只好又跑去問張昌儀那人名姓。
年方二十的張昌儀面對年逾六旬的張錫暴怒不已,如數落兒女般訓斥道:“這點兒小事都辦不好,真是廢物!我與那人無親無故,也只一面之緣,又怎記得他名字,只記得他姓薛。這樣吧,你把備選官員中所有姓薛的一概留京!”
張錫諾諾而退,回到吏部一翻名冊,姓薛的有六十多人,全部留任豈能不惹人非議?
張錫明知不妥,可權衡半晌還是不敢違逆張昌儀之意,莫看這小子只是二張的小弟弟,得志的狸貓賽過虎,萬一他哥哥在女皇耳邊吹風,烏紗帽還保得住嗎?
楊元亨不就是活生生的教訓嗎?
為了保全官位,張錫只好硬著頭皮將所有薛姓之人留任京官。
此事公佈滿朝譁然,肅政臺那些御豈能不彈劾?
可奏疏遞上去如泥牛入海,也不知女皇見到沒有。
時隔一月詔命下達,竟然晉升張錫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
毫無疑問又是二張搗的鬼,此舉簡直是向朝廷百官示威。
只要聽他們的話就算身負滔天大罪照樣升官發財,誰彈劾也沒用!
而張錫拜相不僅令滿朝文武瞠目結舌,也使李嶠失去相位,因為李嶠恰是張錫的外甥,依照慣例近親不得同列宰相之位,李嶠轉任國子祭酒,唯一能辦點兒實事的宰相也離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