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墨家的不足
落寞的花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7章 墨家的不足,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落寞的花生,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協助虞舜,立法設刑。”
“法家的思想是緣法而治”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也就是說,法家在一開始就已經很完善、公平了。”
“只不過後來,受到了孔子‘仁’、‘德’的衝擊和批判,逐漸走上了岔路。”
“孔子主張恢復‘周禮’,而周禮是什麼呢?是維護周朝統治階級的一套禮儀和規矩。他的禮就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法家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而‘禮’卻主張刑不上大夫……”
“二者有著尖銳的矛盾。”
“百家爭鳴時期,儒家和法家,進行了一場‘論道’。”
“孔子恢復周禮,而周禮的本質是什麼呢?”
“別貴賤,序尊卑。孝、弟(悌)、忠、節……”
“其中的孝……二十四孝,就是孝字的‘傑作’,至於什麼是二十四孝,我就不一一贅述了,其中有很多可怕,泯滅人性的東西。”
“二十四孝泯滅人性,怎麼會?”朱元章聽了神情凝固。
作為封建君主,他也是很推崇二十四孝的。
“你還不知道?”秦宇傻眼。心想看來此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很落後的階段啊。他跟著自己談論了這麼久歷史,這方面的思想居然沒有進步多少?
“比如說二十四孝中的埋兒奉母吧。”秦宇道,“漢朝時期的郭巨,家中貧窮,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家中有個老母親經常減少自己的吃的,拿給小孫子。”
“郭巨就對妻子說: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
“更為可笑的是故事的結局:巨遂掘坑三尺餘,忽見黃金一釜,上雲:‘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編這個故事的人也知道,如果真的讓他把兒給埋了,有點太離譜,恐怕會引起人們的反感,於是搞出了一個天賜黃金釜的橋段來。”
“從後面的天賜黃金也可以看出,這個故事,根本就是一些人為了宣揚孝,編出來的。”
“這個故事,為什麼就不好呢?”朱元章問道。
“知道藏羚羊這種動物嗎?”秦宇問道,“藏羚羊在飛渡山澗的時候,都是老的在下面,給年輕的墊背的。年輕的飛過去,年老的葬身崖底。”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都是年輕的給老的墊背,用不了幾十年,藏羚羊就滅絕了。”
朱元章聞言沉默,良久道:“細想之下,這個故事的確不怎麼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