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3 章 大司徒的貨幣議事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363 章 大司徒的貨幣議事,[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銀器皿。但實則,大唐的金銀礦都很少——朝中還有定規,六品以下官員,不得用純銀器皿。”
想用銀幣來代替銅幣,非得有大量外貿以及大量白銀流入後才可行。
當時姜握就在想:與西域貿易往來,商人們用的既然是銅幣,自多有銅錢外流。
可以說……給本就不富裕(銅)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因而這些年,從倭國一船船運來的銀礦,其實在本朝流通的不多,絕大部分都用於了對外貿易,極大減少了中原之銅的流出。
比如吳英出海,帶走的肯定也不是本國的銅錢貨幣,而是就地取材,從倭國走的時候以金銀裝船。
同時朝廷在各州,尤其是胡商來往最多的兩京東西市(長安)、南北市(洛陽),都設定官方銀坊。()
令民間商人也便於兌換金銀進行貿易。
?本作者顧四木提醒您最全的《[大唐]武皇節≈ap;完整章節』()
其實能從官方用銅錢兌換金銀,商人們也樂於如此:一來銅幣佔地太大,每回出門拉那麼多銅錢佔了多少貨物的空間啊,極為浪費。
一來也是,許多西域國家根本不認銅錢啊!收藏一個兩個的沒問題,但大宗交易,人家就認本國也能流通的金銀。
故而這些年來,姜握也算是拆東牆補西牆,拆倭國的牆,補本朝外貿銅錢外流的口子。
她看向手裡的第一版紙幣。
因紙幣的成本問題,第一版紙幣最小的數額也定成了五十文。那麼大多數百姓,日用的還是銅幣——一下子要花出去五十文,在百姓眼裡就不是隨手的支出了。而五十文以下的錢幣,也比較便於攜帶。
紙幣也只是加速錢幣流通,便於生產物資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
畢竟之前曾有州縣官員上過奏疏:因本地銅錢多被南來北往的商戶透過買賣帶走,本地銅錢吃緊,有的州縣不得不禁止錢幣外流,但如此一來,此地便商賈絕足不來,又很影響本地百姓的生活。[2]
隨著生產水平的發展,商品流通的加快,金屬貨幣的短缺會越發明顯。
紙幣在人類漫長的貨幣史上產生,亦是有其必然性的。
姜握將手裡的幾枚銅錢擲於紙幣之上。
這日的大議事結束後,姜握來到了將作監。
然而見到她,王鳴珂沒有往日的歡喜,她只是從堆滿了紙張的條案後抬起頭來:“太忙了。你自己坐自己倒茶喝啊。”
等姜握坐下,她又警惕抬頭看向落座之人:“你不是來給我佈置新公務的,對吧?”
姜握笑道:“怎麼會呢,我只是來看望好友的。”
不知為何,姜握看王鳴珂的眼神,還覺得頗為熟悉。
她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給王鳴珂倒了一杯,然後想了起來——
這不就是王神玉說起‘慈不掌兵善不為官’時,看她的眼神嘛。
果然姓氏相同,祖上是一家人啊。!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