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363 章 大司徒的貨幣議事,[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的時候,就看過蘇轍所作的《與王介甫論青苗鹽法鑄錢利害》,裡面就明確寫過,官錢‘大率無利’。

到了後來,更是拉胯成了‘坑冶盡廢,每鑄錢一千,需用本錢一千四百’。[1]。

姜握還在想宋朝,就聽庫狄琚開口了:“不對,若花一錢造一錢,朝廷還是賠本的。”

她開口說完,鑄幣署的署令一愣:“庫狄尚書何出此言?”

如今庫狄琚已然是兼任工部尚書——

正式接到這個任命,收到工部尚書魚符的那一日,庫狄琚還忍不住去與姜握道:“當年大司徒不得不辭相位,離開京城去做巡按使。”

“當時我心中日夜擔憂,恐朝上有人借工部之手,要吞併了城建署。”當時的工部尚書也傾向於東宮太子李弘,在城建署營造之事上,多少會為難一一。

還好是天后攝政,才保得住城建署。

但其中諸多瑣事的為難、窩火、步步小心,庫狄琚也不願再回去想。

可如今,卻是她這個城建署署令,將工部一併兼管!

這世上的風水輪流轉,轉的她實在是太舒坦了。

但正因庫狄琚並非從尋常官員升遷之道,走到六部尚書之一,因此她能看到一些旁的官員會忽略的方面。

此刻庫狄琚就問道:“鑄幣的成本——鑄幣署官吏卒工俸祿之費、公文筆墨成本之費、甚至署衙公廚之費,這些都未算吧

。”

也就她會這麼敏感:因城建署在建立之初,完全是自負盈虧,得不到戶部的撥款。其中俸祿(人工成本)可是不小的一塊開支。

然而鑄幣署這種官方機構,習慣了是由戶部一起發工資的,而且裡面的官吏卒工都隨時可能會被調到諸如‘掌冶署’‘造器署’等將作部門去,因此鑄幣署是習慣性的不把人當成成本的一部分。

此時聽庫狄署令這麼說,鑄幣署的官員臉色都跟爐子一樣紅了起來:別算人工費啊!

要是這都算上,那,那我們署衙豈不一直是朝廷的賠錢買賣?

而且是乾的越多賠的越多的那種賠錢行當。

然而隨著大司徒一聲令下,很快鉛筆寫字的沙沙聲以及撥算盤的聲音就響起——

用庫狄署令糾正過的方式算過賬目後,每年朝廷鑄幣流入市場,確實是賠錢的。

造錢反而賠錢,你說這事兒整的!

也難怪辛相素日看銅子兒叫一個心疼:花錢也就罷了,鑄錢也是‘花錢’!

想到辛相,姜握手裡一直把玩著一枚銅錢一頓。

辛相在致仕前還上過一封奏疏,涉及缺錢。

不,準確來說,是缺銅。

其實我國的礦產一直是不夠用,銅錢短缺是從貞觀年間就有所顯現,在歷史上,終唐一朝會越來越嚴重,甚至鬧起錢荒。

歷史上,唐代律法曾數次規定:“市井交易,以綾羅、絹、布、雜貨與錢兼用。”“十貫錢已上,即須兼用匹段。”

後來荒到一定程度,國家還直接用律法逼迫官員和商人把銅錢拿出來,不得囤積,定‘積錢以七千緡為頂’,多的一旦被查到就沒入官府。

甚至,還不許民間鑄銅器,要求佛像等均不準用銅,搞得女娘們都差點沒有銅鏡照。

缺銅程度,可見一斑。

而至於金銀……

姜握又想起多年前與辛相的一次對話。

那是她告知辛相倭國有大量銀礦之前——

她拿著一枚大食國的銀幣問當時的戶部尚書道:“辛尚書,除了咱們用銅錢於市,許多番邦外族,都是用銀幣的。”

當時辛茂將就對她解釋道:“姜侍郎(彼時姜握還只是吏部侍郎)是長在宮闈內的,大約見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進化,我覺醒了一座世界

聽雲山行

洪荒:幹掉穿越者,我黃龍穩了

0禿頭小寶貝0

四爺又被福晉套路了

冰嬸

鴻蒙古尊

滄瀾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