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鬼燈如漆點松花,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韓愈這樣的大師級人物提攜,加上李賀自身超群的實力,此後幾年,李賀各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生活也很幸福。他往來於洛陽、宜陽之間,度過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二十一歲的李賀參加河南府試,在洛陽考場上,他憑著出眾的才華,順利透過了府試,取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

當時河南府出的應試詩是《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這是道很難的“高考題”,要求考生在限定時間內,把一至十二月的不同風光全寫出來,既要切合題意,又要合於格式,還要自出機樞,不落窠臼,一時難倒了許多考生。

但這對於李賀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他信手拈來,一會兒便寫到了第三首,即《三月》: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淨如水。

光風轉蕙百餘里,暖霧驅雲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李賀這首詩,開頭一句寫得就非常好,以至於一千一百多年後的1992年春天,中國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深圳特區報》刊發了長篇報道,大標題為《東方風來滿眼春》。

李賀寫出十二個月不同風光後,忽想起還有一個閏月,於是大筆一揮,又寫了一首《閏月》,使題目變成了《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並閏月》。

閏月: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

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考官們看全詩了,給予極高評價。

一切都很順利。這年冬天,李賀被選撥至長安應進士舉。

但出乎意料的是,李賀在即將走進考場時,卻被取消了考試資格——原來,有人嫉妒他的才華,故意在“政審”上卡李賀。

有人放出風來,說李賀的父親名叫晉肅,和進士犯了嫌名,因此不能推舉為進士。跟李賀一起考試的舉人們紛紛響應,一起響應元稹。李賀終於沒有資格考進士,一生仕途就這麼沒了。

韓愈聽說此事,非常氣憤,寫了一篇《諱辯》為李賀發聲。

但是結果已經無法改變,一生想要考進士的李賀最終還是沒能如願。

李賀無奈,不得不憤然離開試院。從此,李賀的人生便一蹶不振。

後來,大約是因為他是李唐宗室的後裔,又有韓愈的推獎,李賀被安排了一個九品小官奉侍郎。

這個官位低得不能再低,而且只是負責皇家朝拜和祭祀時使用的供品和禮儀事宜,李賀覺得根本不能施展他的一腔抱負,展現他“大唐皇孫”的風采。

為此,李賀終身感到抑鬱而不得志,所以,他藉助描寫牛鬼蛇神這類的鬼魅氛圍,來表達他苦悶的內心世界。

他的作品中,之所以對牛鬼神蛇如此地熟悉,估計也是因為擔任了三年奉禮郎的緣故。

奉禮郎成天接觸的都是有關陵墓、祭壇之類的事務,即便是李賀再不喜歡這個官位,但是,工作性質和內容決定了他一天到晚是要和鬼魂打交道。他本身就是思想敏感、喜歡胡思亂想的人,三年下來,勢必會對他的思想產生一些深刻的影響。

在李賀筆下,充滿了對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燈如漆點松花”、“鬼雨灑空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百年老梟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這也是後人稱其為“詩鬼”的重要原因。

李賀詩中多仙境鬼域,一方面是因為他極度坎坷的人生有時令他極度的迷茫苦悶,然而更多的是體現他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

“東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