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高官皆武臣,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局面。

朝廷為了應付打仗,又在內地普遍設立節度使,都是集中地方上軍事、政治,經濟三方面大權於一身,成為手中權力很大的藩將。其中有些藩將恃強而獨霸一方,形成了與中央對抗的割據局面。

安史之亂後,大唐區域性戰爭接連不斷。後來,藩鎮與藩鎮之間、藩鎮與朝廷之間經常打仗。打打停停,停停打打,總是平息不下來。

柳宗元四歲時,父親柳鎮去了南方,母親盧氏和他住在京西莊園裡。因為手頭沒有書,柳宗元學習就靠母親口授,他跟著默記。

母親的啟蒙教育使柳宗元對知識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他從小就很用功,四歲時僅學習古代的辭賦就有十四篇。

說來也巧,比柳宗元年長一歲的大詩人白居易,也是母親啟蒙教學的。這都是因為處於離亂的時代,他們的母親都有文化,而父親又都在外地做官,不常在家。

對於柳宗元來說,母親盧氏的啟蒙教育及時開發了他的智力,為他今後的學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柳宗元九歲那年,藩鎮的軍事叛亂出現了高潮。

這次叛亂髮生在唐德宗年間,史稱“建中之亂”。在“建中之亂”中,首先是河北四鎮的田悅、朱滔等四個藩將,為取得節度使的世襲權而聯合反叛朝廷。唐軍與叛軍在今山東、河北地區進行大規模激戰。唐軍初戰勝利,以後就成為兩軍對峙,相持不下。

接著,淮西地區的淮寧節度使李希烈起而反唐,自稱“楚帝”,攻開封,圍襄陽,威脅洛陽。年屆七十六歲的大書法家顏真卿,作為朝廷使臣正在李希烈軍中,由於反對其稱帝,竟遭到李希烈殺害。

朝廷抽調西部邊防線上的涇原部隊去進攻李希烈。涇原部隊路過長安時,因為朝廷不給犒賞而激起兵變,攻陷了長安。叛軍首領朱泚在長安自稱“大秦皇帝”,史稱“涇師兵變”。

在“涇師兵變”中,唐德宗只帶著幾百人從長安皇宮倉皇逃走,到奉天(今陝西乾縣)後被叛軍緊緊包圍,以後又逃往漢中,十分狼狽。

唐德宗建中二年開始的河北諸鎮反叛,柳宗元隨父在安徽宣城令任上過著遊宦生活。

兩年後柳宗元隨父親從安徽來到河南,正值長安又發生兵變,德宗皇帝倉皇出逃。一年後,由於李晟等起兵討伐平定動亂,逃亡在外的德宗皇帝才重新回到長安。

這時,柳宗元已隨父親來到湖北夏口。

“建中之亂”“涇師兵變”,給少年柳宗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柳宗元是在戰亂中長大的,在他幼年心靈中,戰爭的陰影很重。

對於戰亂,對於百姓的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柳宗元是司空見慣,也是感同身受的。這對於柳宗元后來詩歌中的人本主義思想和人文關懷,有著重要影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