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少年勤學柳宗元,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稱讚他資質聰明過人。他生長在學術氣氛很濃的家庭中,孩提時代有母親的及早啟蒙,以後在“鄉閭家塾”中勤奮學習,加上經過象父親柳鎮等學識淵博的長輩的精心指教,一個少年兒童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思想容易往往容易早熟。
貞元元年(785年)七月,“涇師兵變”中破朱有功而被提升為副元帥的藩將李懷光,又由於謀反而被他的部下牛名俊所殺。
年僅十三歲的柳宗元寫了《為崔中丞賀平李懷光表》,表達了他渴望國家統一安定的心願。這是今天可以見到的他最早的作品。
這時柳宗元還是少年,這篇文章是代崔中丞寫的。如今《賀平李懷光表》只留下殘篇,從中可以看出,他採用的是很難掌握的駢文,措辭練達,對仗工整,概述敘事,頗有氣勢,稱得上是出手非凡的佳作。
這篇文章曾得到當時一些知名文人的賞識,為少年柳宗元獲得了“奇名”。
柳宗元雖然少年時代就在文壇嶄露頭角,但並沒有影響他繼續努力去學習。
勤奮好學是他從小養成的習慣。他家在長安善和裡柳家舊宅內藏有皇帝的賜書三千卷,這些藏書是他的心愛之物。
二十年後,由於柳宗元貶官,全家到了南方,那三千卷書不得不留在長安柳家故居。柳宗元在給長安人寫信時,還特地問到,故居房子已經換了三次主人,不知那三千卷藏書還在不在?柳宗元雖身在千里之外,還是念念不忘那些書。愛書至此,可見一斑。
柳宗元學習興趣很廣泛。小時候曾迷戀過書法和音樂,還下過一番功夫。
在書法方面,他自己家裡珍藏有許多魏晉時期的書法作品,而他又把長安城裡要人們私人珍藏的書法都看遍了。後來,在永州生活時,別人給柳宗元看署年為西晉“永嘉”的一篇墓中出土石書。他馬上發現,這石書在書法上是模仿了王羲之的筆法。王羲之生於西晉“永嘉”後八年,並不是西晉“永嘉”時人,西晉“永嘉”時人怎麼會有東晉書法家特有的書法呢?由此,他斷定這墓中出土的石書,是一件假古董。
能對書法有這樣高的鑑別能力,正是因為柳宗元在這方面從小就下了功夫,為書法造詣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