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鳳池近日長先暖,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調。
韓愈得到宰相裴度提攜,得以擢升。裴度能夠獎掖後進,提拔人才,是“元和中興”的功臣,因而韓愈無論出於公心還是私心,都是處處維護和緊跟裴度。
白居易同元稹交好,元稹有才卻人品低劣,趨炎附勢、阿附權貴,在用人上頗有點嫉賢妒能,然而得到皇帝賞識,曾經一度當了三個月的宰相。
裴度和元稹勢同水火,曾多次上書彈劾。而白居易和元稹友情甚篤,從校書郎開始就結下了深厚友誼,白居易多次受到元稹照顧,於公於私都會維護元稹。
還有一位關鍵人物,那就是李紳。李紳是宰相詩人,以《憫農二首》著名,其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流傳千古,其為人卻濫施淫威、結黨營私、製造冤獄。李紳和元稹關係深厚,著名的《會真記》就是李紳讓元稹回憶之作,兩人也有有詩詞相和。
李紳和韓愈道不同不相為謀,李紳有皇帝愛護,韓愈有裴度等正直大臣支援。白居易雖然不參與爭鬥,但礙於元稹和李紳的關係,自然不會和韓愈交往;韓愈痛恨李紳,裴度和元稹又是對頭,韓愈自然也不會和元稹的密友白居易深交。
韓愈和白居易,兩人信仰也不同,一個是無神論者,一個信仰佛教。
韓愈性格剛烈,不信佛道,是鐵桿的無神論者。他對於當時崇佛拜仙、勞民傷財的社會風氣很不滿,曾上疏《論佛骨表》,列舉歷代信佛的皇帝都是短命而亡,以此諷喻朝廷,差點因此命喪黃泉。
白居易前半生悲天憫人,關心勞動人民疾苦,被貶後看破世事,崇尚佛教。他曾經把元稹死後其家人給的六七十萬錢潤筆費全部捐給洛陽香山寺,他在家吃齋唸佛,成為佛教居家弟子。二人信仰衝突,自然難有共同語言,很難有真心交往。
對李白的評價,兩人意見完全相左。
韓愈和白居易,都是中唐的領軍人物,相同點是對當時的文風都不感冒,都寄希望改革,然而對於改革方向卻有不同理念。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白居易是“元和體”的主要代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提倡通俗易懂符合格律的詩文。
二人提倡的理念都沒有錯,並且都成為大家,韓愈成為“百代文宗”,白居易的詩詞也是頗有建樹,對當時和後代影響巨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