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鳳池近日長先暖,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淮西平定後,韓愈隨裴度回朝,因功授職刑部侍郎,憲宗命他撰寫《平淮西碑》。寫碑文也決不能馬虎,於是韓愈參考了很多歷史典故,花了三個多月,進行過無數次的修改之後,終於將碑文寫好了,提交給了皇帝。

碑文前半部分寫了當時藩鎮割據的危害,中間記錄了作戰的具體內容,後半部分歌頌了皇上論功行賞,舉國歡慶的場景。期間還摻雜了一些對皇帝指揮有度,調兵遣將的歌頌。

碑文寫得大氣磅礴,堪稱奇文。唐憲宗看了之後,非常高興,立刻讓人將其刻在了功德碑上,這就是韓愈著名的平淮西碑。

但是誰都不曾想到的是,這個平淮西碑卻引發了一場爭議。

這個碑文問世之後,有一些人表示不服氣,以為當時裴度是負責指揮的,而李愬是衝鋒陷陣的人。以李愬為首的一些人,認為韓愈輕視了李愬的功勳,卻把裴度寫成了第一功臣。

當時,李愬率先進入蔡州生擒吳元濟,功勞最大,他對韓愈所寫憤憤不平。

李愬的妻子是唐憲宗親姑姑寵愛的女兒,不光可以自由出入皇宮,也可以隨時看得到唐憲宗。因此她好幾次在唐憲宗面前,說碑文寫的不好,輕視了李愬。最後,唐憲宗只好下令讓翰林大學士段文昌重新寫碑文,寫成之後,把韓語的碑文抹掉,刻上了段文。

元和十三年(818年)四月,尚書左僕射鄭餘慶因諳熟典章,被任命為詳定使,對朝廷儀制、吉凶五禮加以修訂。韓愈被引為副使,參與修訂工作。

相比韓愈官場的起起伏伏,白居易的仕途則屬於穩中有升。

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官拜翰林學士,三年拜左拾遺,五年除京兆府戶曹參軍。六年丁憂,九年入朝授太子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6年)貶為江州司馬,這是白居易受到的最大挫折。在此之前,二人同朝為官大致近二十年,沒有交往記錄。

白居易從江州司馬轉為忠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冬召還京師,拜司門員外郎。元和十五年,轉主客郎中、知制誥,加朝散大夫(從五品下),始著緋(紫服佩金魚袋)。又和韓愈同在朝廷任事,從此開始了僅有的幾年交往。

韓愈和白居易詩詞來往不多,白居易詩詞中和韓愈有關的詩詞有六首。

《和韓侍郎苦雨》:“潤氣凝柱礎,繁聲注瓦溝。闇留窗不曉,涼引簟先秋。葉溼蠶應病,泥稀燕亦愁。仍聞放朝夜,誤出到街頭。”

《同韓侍郎遊鄭家池小飲》:“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悠然倚棹坐,水思如江海。宿雨洗沙塵,晴風蕩煙靄。殘陽上竹樹,枝葉生光彩。我本偶然來,景物如相待。白鷗驚不起,綠芡行堪採。齒髮雖已衰,性靈未雲改。逢詩遇杯酒,尚有心情在。”

白居易和韓愈的其他四首詩是《久不見韓侍郎戲題四韻以寄之》、《和韓舍人題楊舍人林亭》、《和韓侍郎張博士遊曲江見寄》、《思舊》。

韓愈詩詞和白居易有關的有兩首。

《早春與張十八博士籍遊楊尚書林亭寄第三閣老兼呈白馮二閣老》:“牆下春渠入禁溝,渠冰初破滿渠浮。鳳池近日長先暖,流到池時更不流。”

還有前面提到的《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而《昌黎集》中,則只儲存了《同張籍遊曲江寄白舍人》一首跟白居易有關的詩。

韓愈性格爽朗,不管達官仕貴還是貧苦學子,都是一視同仁,其門人弟子張籍、孟郊、賈島、李翱、皇甫湜等,大多都是窮困潦倒時被韓愈發掘,提攜推薦,從而名聲遠播。而白居易則性格平淡沖和,與人無爭,詩詞裡面很少指貶他人,二人都是大家,因而不可能是因才相妒。

那麼原因使二人無法成為朋友?受制於朝廷爭鬥的局勢,兩人政治派系不同,關係無法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