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纖雲四卷天無河,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順宗任命自己的老師王叔文等人進入了權力中樞機構。劉禹錫素來與王叔文交情甚好,而王叔文也很是賞識劉的才華,於是,在王叔文的推薦下,劉禹錫也官位升到了屯田員外郎。

王叔文和柳宗元一樣,屬於改革派,於是,這一批主張變革的大唐高官們,形成了一股創新的力量。劉禹錫、柳宗元就在這場革新運動中,結成了默契的友誼。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任何一次變革,大多都要以無數變革者的命運為代價。大唐的這場變革,也沒有幸免。

變革觸碰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底線,於是,保守派們反戈相擊,使得變革所取得的星火勝利毀於一旦。作為大唐皇帝的唐順宗,也並未因九五至尊身份而倖免於難,最終,他被迫讓位,王叔文則被賜死,同樣受牽連的,還有柳宗元、劉禹錫等人,他們先是被貶到了遠州任刺史,之後再次被貶為遠州司馬。

這場變革,就是大唐史上的永貞革新,而後面的變革失敗,就是八司馬事件。

韓柳劉大唐鐵三角中的兩位,已經是日落西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好在“永貞革新”並非一無是處,這場短命改革給世人留下了一筆極為寶貴的遺產,即成就了數位流傳千古的大詩人。

曾經主持的改革派們紛紛被貶為州司馬,王伾被貶開州司馬,王叔文被貶渝州司馬,韋執誼被貶崖州司馬,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韓泰被貶虔州司馬、韓譁被貶饒州司馬、程異被貶郴州司馬,凌準被貶連州司馬、陳諫被貶台州司馬。

唐時“司馬”是一個極品閒差,雖然是位於長史之下的州衙佐官,掌管統領州衙僚屬,維護州官綱紀,但實際上只不過是從中央貶黜到地方的監視物件。

人文出身的改革派們,被貶地方後大都覺得自己大志不得伸,心中時常鬱悶。

不過也有一些人,心中雖然憂悶,但不喜言表,轉而寄情於任內山水,投身詩詞創作之中,最有名的當屬“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與“詩豪”劉禹錫。

柳宗元與劉禹錫二人皆是“永貞革新”的核心人物,是改革派的主力,被貶地方之後,二人詩情如湧,柳宗元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劉禹錫寫道“今朝不用臨河別,垂淚千行便濯纓”與“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等。

劉禹錫和柳宗元所寫的精品文章,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貶州司馬時所寫,如劉禹錫的《陋室銘》、《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哲學著作《天論》三篇等,柳宗元的《溪居》、《江雪》、《永州八記》等,可見改革失敗對二人影響有多麼深刻。

韓愈,雖然與柳宗元和劉禹錫等改革派政見不一,但對二人評價都非常高,稱二人“同官盡才俊,偏善劉和柳”。不難想象“劉柳”二人才能之出眾。

韓愈遇赦,也不是立刻就由新崗位。

唐制規定,赦書由驛站傳遞,日行五百里。長安到陽山約三千八百里,中間須經商洛,過湖北,上湘江,經潭衡,然後逾嶺。陽山當時屬連州,連州屬湖南道,湖南觀察使衙門設在潭州(今湖南長沙市)。大赦令輾轉經潭州,連州轉送,到陽山時最快也需到三月中旬。

大赦令不等於新的任命,韓愈北上郴州待命,已是四、五月之交了。

韓愈離陽山途中的《縮龍宮灘》詩云:“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恰是夏季陽山山洪暴發,江流悍急的寫照。

待命的日子也令人煎熬,韓愈《量移袁州張韶州端公以詩相賀因酬之》詩記載了這一時期他的心情:

“明時遠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

北望詎令隨塞雁,南遷才免葬江魚。

將經貴郡煩留客,先惠高文謝起予。

暫欲系船韶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