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章 官舍非我廬,官園非我樹,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白居易此時尚未打算就此隱居一生。

據白居易觀察,唐敬宗雖然荒淫,但用的宰相如牛僧孺、李程、竇易直等皆為正直之士,朝政也不至於大亂。李逢吉雖然熱衷於黨爭,但也沒有做過嚴重危害民生的事情。掌權的宦官梁守謙、王守澄等都比較低調、收斂,不像吐突承璀那樣張揚跋扈。因此唐敬宗即位一年多,也沒惹出大事。

白居易覺得自己春秋富餘,還可以做些事情,不甘就此賦閒。此時牛僧孺已出任武昌節度使,於是他上書李逢吉和李程,請求重新安排工作。

李逢吉和李程很高興白居易還願意出來工作,於是給他安排了一個好位置——蘇州刺史。

也許李逢吉的考慮還是和當初一樣,讓白居易繼續擔任牽制李德裕的角色。因為此時屬於牛黨的蘇州刺史李諒正好任期屆滿須調回長安,由白居易接任蘇州,可以確保蘇州這個重鎮繼續掌控在牛黨手裡,而白居易在杭州深得人心,又是享譽天下的名士,李黨也提不出反對的理由。

由此也可見,在時人眼裡,白居易不再是當年那個莽莽撞撞、敢和皇帝當面吵架的愣頭青年文人,而是成長為務實幹練、沉著穩重的成熟職業官僚了。

於是,經過在洛陽約十個多月的閒居生活後,白居易於寶曆元年(825年)三月四日接到黃紙詔書:“除蘇州刺史。”

蘇州也是與杭州同列的江南名郡,自然是值得嚮往的地方。但白居易還是捨不得他精心營造的洛陽小宅。因此,他收到任職詔書並未“剋日赴任”,而是直到三月二十九日才動身前往蘇州。

出發之前,他還一個人跑到城東去與花“告別”,並寫下《除蘇州刺史別洛城東花》雲:

“老除吳郡守,春別洛陽城。

江上今重去,城東更一行。

別花何用伴,勸酒有殘鶯。”

這次白居易前往蘇州的路線就是一年之前他從杭州回來的路線,所以一路上的地方官都是熟人,接待應酬自然是熱鬧非凡。

宣武節度使、汴州刺史令狐楚曾是白居易的老領導,白居易再到汴州,受到令狐楚的熱烈歡迎和周到接待。白居易作《奉和汴州令狐相公》詩,詩中自注:“奉陪遊宴,凡經五日。”

白居易在汴州一住就是五天,可見他與令狐楚兩人交情深厚,非同常人。

這樣一路走下來,直到五月初五,白居易才走到蘇州。

到蘇州初步交接之後,白居易照例作《蘇州刺史謝上表》,上奏朝廷謝恩,並表達了自己恪盡職守的決心。

蘇州在元和年間戶數超過十萬,按一戶五人至十人來算,並考慮古代人口統計的侷限性等因素(包括統計方法、統計技術、因按人頭徵稅導致大量瞞報等),估計約有人口五十萬至一百萬,是當時唐朝全國最大的城市之一。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難處。這種地方必然利益關係複雜,事務繁鉅,要治理好實非易事。

白居易的前任是李諒。李諒此人生平已不可考,只知道他是牛黨成員,離任後回到御史臺任職。

李諒有很多事情要交代,因此與白居易兩人的工作交接用了十多天才完成。

蘇州屬浙江西道管轄,此時浙西觀察使是李黨領袖李德裕,如何處理與觀察使的關係,是牛黨的每一任蘇州刺史都必須面對的大問題。

白居易在政治利益上被歸屬於牛黨,但畢竟不是牛黨的核心成員。雖然在長慶元年的進士複試案中,白居易與李德裕鬥過一個回合,然而總的來說兩人不存在激烈的矛盾衝突。白居易性格中具有較為世故圓滑、精於周旋協調的一面,他固然不會和李德裕套近乎,但也犯不著為公事得罪李德裕。他的基本方針是維持檯面上的和氣,儘量不使矛盾公開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