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命筵多濟濟,盛樂復鏘鏘,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昂也喜歡詩文,因此也待若憲優厚。

大和九年(835年)六月,李訓、鄭注指控李宗閔和楊虞卿等勾結駙馬沈生,重金賄賂宋若憲,探聽內宮訊息,暗中搞小動作。

此案再度觸動唐文宗的怒點,於是,宋若憲被關押並賜死,李宗閔、楊虞卿以及牛黨的李漢、蕭瀚均被貶官,盡數逐出長安。同時,宋家一共十三人受此牽連,被流放嶺南,顯赫幾朝的宋氏從此衰落。

在她死後,“帝悟其言,追恨之”,文宗追悔,但為時已晚。此時,宋氏姐妹已在唐朝宮廷生活了近五十年。他們不但教皇子公主讀書,還為皇帝出謀劃策,為皇帝出謀劃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唐朝政治。

宋氏姐妹幾人也都有詩文流傳,不過多為應制詩文。

宋若憲寫過不少詩,但千年之後只存詩一首《奉和御製麟德殿宴百官》:

“端拱承休命,時清荷聖皇。四聰聞受諫,五服遠朝王。

景媚鶯初囀,春殘日更長。命筵多濟濟,盛樂復鏘鏘。

豐鎬誰將敵,橫汾未可方。願齊山嶽壽,祉福永無疆。”

李訓、鄭注是聰明人,他們在同時打擊兩黨人士的同時,為了避免樹敵過多,也注意籠絡收買一些名望較高、不屬於兩黨或對黨爭持消極態度的人。名氣大、名聲好、有才幹、資格老的白居易,也是李、鄭二人積極拉攏的物件。

大和九年(835年)九月,也就是在宋若憲案發生後不久,二人透過中書門下發出詔書,任命白居易為同州刺史。

同州治所在今陝西渭南市大荔縣。這個同州刺史可不簡單,不是一般的刺史可比。

在唐朝中後期,已經形成了朝廷、藩鎮、州府、縣的四級行政管理體制。一般的州刺史,都從屬於藩鎮(節度使、觀察使、防禦使、經略使),只有同州、華州這兩個州最特殊,是直接從屬於朝廷的“直屬州”,因為兩州分別負責潼關和華山的鎮守,直接關係西京長安的安全,非得直接聽命於朝廷不可。同州刺史照例須兼任同州防禦使(即潼關守將),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藩鎮。

二人任命白居易為同州刺史,顯然是想籠絡白居易,使白居易在他們起事的時候以潼關守軍配合他們的行動。

不過,二人似乎並不瞭解白居易。白居易此時一心一意養老,巴不得早點退休,同州刺史這種帶兵上陣的職務,對白居易來說絕對是避之不及的苦差。而且,李、鄭打擊的李宗閔、楊虞卿等人都是白居易的好友、親戚,白居易對二人絕無好感。

於是,白居易以患有痛風,雙腳行動不便為由,婉言推辭了這一任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