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無心思嶺北,猿鳥莫相撩,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體現出歷史的滄桑感。
與其在朝為官的作品相比,陽山期間,韓愈的經世致用之心日漸消磨,他不再像在京師時一般高談理想,而是將眼光放在腳下和眼前,寫陽山環境的苦惡,身世的悽愴,都是對當下境遇的關注。
韓愈在《新竹》中說:
“筍添南階竹,日日成清閟。縹節已儲霜,黃苞猶掩翠。
出欄抽五七,當戶羅三四。高標陵秋嚴,貞色奪春媚。
稀生巧補林,並出疑爭地。縱橫乍依行,爛熳忽無次。
風枝未飄吹,露粉先涵淚。何人可攜玩,清景空瞪視。”
與此詩“何人可攜玩”的無奈發問一樣,他在《晚菊》中更感慨“此時無與語”:
“少年飲酒時,踴躍見菊花。
今來不復飲,每見恆諮嗟。
佇立摘滿手,行行把歸家。
此時無與語,棄置奈悲何。”
類似這樣的辛酸道白,都是韓愈對陽山寂寞潦倒生活的回憶。
“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維舟山水間,晨坐聽百鳥。
宿雲尚含姿,朝日忽升曉。羈旅感和鳴,囚拘念輕矯。
潺湲淚久迸,詰曲思增繞。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在《同冠峽》一詩中,韓愈描寫陽山的蠻荒。
才二月,美好的春景就在漸漸消失了,為了排遣心中的孤寂,韓愈漫無目的地在荒山野水間遊蕩。
早上,他獨自坐在深林之中,耳邊是百鳥和鳴之聲。晚上,他躺臥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雲自由自在地飄來飄去。
百鳥和白雲尚且能夠擁有自由,而自己卻被迫在一個自己不想呆的地方,毫無人身自由,所以,韓愈對百鳥和白雲生髮羨慕之情,也不由得生髮出對於身世的感慨和悲苦境況的酸楚心緒。
這種情感也延續到《杏花》一詩之中:
“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曲江滿園不可到,看此寧避雨與風。
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冬寒不嚴地恆洩,陽氣發亂無全功。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黃紫徒為叢。
鷓鴣鉤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豈如此樹一來玩,若在京國情何窮。
今旦胡為忽惆悵,萬片飄泊隨西東。明年更發應更好,道人莫忘鄰家翁。”
韓愈將陽山與京師作對比,表現出兩地巨大的反差,凸顯出詩人被迫離京的無奈和愁苦,也傳達出對於所處境地的感傷和惆悵。
孤獨悽愴是陽山時期韓愈的主導心緒,關注當下現實是韓愈這個時期詩文創作的主要內容,他將在陽山艱難的生活和壓抑的精神投射於詩文的創作中,把眼光放在現時和當下,體現出現實主義的特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