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章 中使臨門遣,頃刻不得留,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進士及第只是唐朝官僚體系的准入門檻,如果一個唐朝考生想在仕途上有更好的發展,等待他的還有各種各樣的進階考試,只有透過才有可能為前途掙得一絲光明。
貞元九年(793年),韓愈參加吏部的博學宏詞科考試,遭遇失敗。
同年,韓愈之嫂鄭夫人逝世,悲痛欲絕的韓愈遵循禮制歸鄉守孝半年。
科舉及第並沒有為他博得好差事,最後一個親人辭世也讓韓愈心亂如麻。
貞元十年(794年),韓愈再度至長安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又失敗。
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仍失敗。
韓愈三年吏部銓選不得,主要原因是無人推薦。他曾三次給宰相上書,均未得到回覆。
轉眼就快三十而立的韓愈最終放棄了博學宏詞科考試,打算離開長安,去東都洛陽。
五月,韓愈揮淚出長安,在渡黃河時,他看見幾個官家模樣的人,手持鳥籠,自稱是某地長官的使者,要把鳥兒獻給皇帝。使者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沿途的百姓紛紛避讓。韓愈憤怒地作《感二鳥賦》來表達心中的憤慨:
“餘生命之湮厄,曾二鳥之不如;汩東西與南北,恆十年而不居;辱飽食其有數,況策名於薦書;時所好之為賢,庸有謂餘之非愚?”
韓愈在長安十年,七次考試,六次落第。但還好,韓愈結識了孟郊、裴度、柳宗元等許多朋友,這些朋友在他日後的仕途和學術中影響至大。
貞元十二年(794年)九月,韓愈來到洛陽幹偈。
一年後,韓愈的叔父韓雲卿的朋友董晉出任宣武節度使、洛陽留守。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因受宣武節度使董晉推薦,韓愈得試任秘書省校書郎,並出任宣武節度使觀察推官。
觀察推官是一種有職無官階的幕僚職務,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公務員編制外的行政機關錄用人員。這是貞元十四年(798年)秋天的事,韓愈已三十歲了。”三十而立”的他但總算是登堂入室,找到了向上爬的階梯。
但韓愈在幕府的生活並不愉快。韓愈在《復志賦》中說,單調的公務使他“優門下而默默合,竟發年以康娛”,“情怊悵以自失合,心無歸而茫茫”。
像韓愈這樣追求奇偉事物,渴望有所作為的人,是不會滿足於這種平淡生活的。他沉溺於賭博的遊戲中。又收集了許多傳奇小說,用很大的興趣閱讀。
韓愈在董晉幕府三年,因未謀得一官半職,鬱鬱寡歡,病休故居。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晉病死,韓愈為他扶柩。韓愈剛離開四日,宣武軍便發生兵變,留後陸長源等被殺,軍中大亂,韓愈因先離開而得免禍。
韓愈在驚恐中度過了二十多天,碾轉行程五千多里才到達徐州。
徐州節度使張建封是韓愈父兄輩的老友,韓愈來到徐州後,張建封表韓愈為武寧軍節度推官。這年秋冬之際,韓愈完成了他的著名的“五原“,奠定了韓愈在儒學的堅實地位。此後,韓愈又寫《答李翱書》、《與馮肅論文書》,奠定了他在古文寫作上的領軍地位。韓愈的名聲也因此越來越大。
同年秋,韓愈投靠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幕下,試任協律郎,仍舊擔任推官職務。但迎接他的並不是一個能夠滿意的環境。同年冬,張建封派韓愈前往長安朝正。韓愈談論直爽坦率,從不畏懼或迴避什麼,操行堅定純正,卻不善於處理一般事務。
貞元十六年(800年)5月,韓愈辭別了張建封,毅然退出了不能使他有所作為的幕府生活,韓愈攜全家來到洛陽,住在一個草樹茂密的鄉間。他利用這段時間讀書寫作,準備再次衝刺吏選考試。
不久,為了解決家庭衣食問題,韓愈前往長安等待詮選。但是,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