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渾然一體,充滿了白居易對時光的感嘆。
或許,就是在那一刻,白居易忽然萌生了隱退的心理。
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主動上書要求外任,穆宗同意他的請求,任命他為杭州刺史。在普通人眼裡,眼看就要當宰相了,卻主動離開,這不等於是斷送前程嗎?
白居易卻有自己的想法。
他在《白雲期》中說:
“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四體不支援。
四十至五十,正是退閒時。”
在《中隱》中,他又說: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
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
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對人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計劃。他認為,人應該待時而動,時運來了就積極出仕,兼濟天下。時運去了就全身而退,獨善其身。四五十歲的時候正是退隱的最佳時機,退隱的最佳方式則是中隱。
白居易主動請求外任的時候,他是五十一歲。這時候他面臨的帝國形勢是皇帝荒縱,聽不進正確意見。牛李黨爭,朝臣相互傾軋。藩鎮割據,邊疆戰亂頻仍。宦官專權,朝廷烏煙瘴氣。白居易看不到帝國變好的希望,認為時機已經不在了,憑一己之力無法扭轉局勢,所以他只好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獨善其身。
李逢吉是早期牛黨的支持者,對白居易自然是十分關照的,他爽快地答應了白居易的要求,並且給白居易安排了一個極好的任地——杭州。當然,老奸巨猾的李逢吉也許沒這麼善良,他對白居易的安排似乎還有另外一個考慮:那就是牽制浙西觀察使李德裕。
在元稹罷相之後,李逢吉推薦牛僧孺出任宰相,補上了元稹的位置,並把同時具有擔任宰相的資歷的李德裕外放到潤州(今江蘇鎮江)任浙西觀察使。
浙西觀察使是地方官,不如京官顯貴,但卻是執掌東南財源的封疆大吏,地位也很重要。
杭州是浙西最大的州,由白居易擔任刺史,可以保證杭州掌握在牛黨手裡,使李德裕不能在盡力施為。
對於白居易來說,去杭州赴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杭州是上州,杭州刺史是從三品的高官,這是迄今為止白居易當過的最高階別的職事官。
這次外放,是白居易自己要求的,這和此前被貶江州不同。在杭州當刺史是白居易年輕時的夙願。唐德宗貞元年間,年輕的白居易曾遊歷蘇杭一帶,當時蘇州刺史韋應物、杭州刺史房孺復皆是當時的名士,白居易非常羨慕他們,心裡期盼將來能像他們那樣掌理蘇杭這樣風景秀麗的大州名郡。杭州遠離長安,避開了紛紛擾擾的黨爭之局,眼不見心不煩,也符合白居易的“中隱”思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