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庭湊對韓愈說:“之所以這麼放肆無禮,都是這些將士乾的,而不是我的本意。”
韓愈嚴厲地說:“皇上認為你有將帥的才能,所以任命你為節度使,卻想不到你竟指揮不動這些士卒!”
有一士卒手執兵器上前幾步說:“先太師王武俊為國家擊退朱滔,他的血衣仍在這裡。我軍有什麼地方辜負了朝廷,以致被作為叛賊征討?”
韓愈說:“你們還能記得先太師就好了,他開始時叛亂,後來歸順朝廷,加官進爵,因此,由叛逆轉變而為福貴難道還遠嗎?從安祿山、史思明到吳元濟、李師道,割據叛亂,他們的子孫至今還有存活做官的人沒有?”
眾人回答:“沒有。”
韓愈又說:“田弘正舉魏博以歸順朝廷,他的子孫雖然還是孩提,但都被授予高官;王承元以成德歸順朝廷,還未成人就被任命為節度使;劉悟、李佑當初跟隨李師道、吳元濟叛亂,後來投降朝廷,現在,都是節度使。這些情況,你們都聽說過嗎!”
眾人回答:“田弘正刻薄,所以我軍不安。”
韓愈說:“但是你們這些人也害死田公,又殘害他家,又是什麼道理?”眾人都都覺得韓愈說的有道理。
王庭湊恐怕將士軍心動搖,命令他們出去。然後,他對韓愈說:“您這次來成德,想讓我幹什麼呢?”
韓愈說:“神策六軍的將領,像牛元翼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但朝廷顧全大局,不能把他丟棄不管。為什麼你到現在仍包圍深州,不放他出城?”
王庭湊說:“我馬上就放他出城。”便和韓愈一起飲宴,正逢牛元翼逃潰圍出,王庭湊也不追。
韓愈這一壯舉,史稱“勇奪三軍帥”,不費一兵一卒,化干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九月,韓愈轉任吏部侍郎。
就在元稹謀劃著罷免裴度兵權的時候,白居易向穆宗上了一道《諫請不用奸臣表》,直接指斥元稹是“奸臣”,表中甚至說:“臣素與元稹志交,本不欲發明。伏以大臣沉屈,不利於國,方斷往日之交,以存國章之政。”兩人已差不多到了要斷交的地步。
此時,於方一案讓元稹徹底驚醒,人生的起伏促使他感到,高官厚祿縱然美妙,卻不過一陣煙雲,哪裡比得上知心朋友一生一世的真摯之情?
他反覆寫信、寫詩寄給白居易,謀求白居易的諒解。元稹在詩中發誓表明心跡:“唯應鮑叔猶憐我,自保曾參不殺人。”向白居易保證自己雖然行事不夠光明磊落,但也沒有做過對不起道義良心的事。他又稱自己:“癭骨欲銷猶被刻,瘡痕未沒又遭彈。”企求老友同情。
心軟的白居易自然諒解了元稹,否則就不會有後來二人在錢塘江畔對詩唱和的雅事了。
時政之亂也讓白居易感到,長安絕對是個是非之地,君子應該不立危牆之下。
長慶元年(821年)十月,白居易開始擔任中書舍人,這相當於一隻腳已經踏進宰相的門檻。
但誰也沒想到,沒多久,白居易卻主動放棄了。
長慶二年的春天,白居易騎馬路過興慶宮的勤政樓。興慶宮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修建,那地方原是他當皇帝之前的府邸。興慶宮修建的時候,唐玄宗在其南面建了一座樓,西面題“花萼相輝之樓”,南面題“勤政務本之樓”,唐朝人經常提到的勤政樓就是這座樓。
勤政樓西面有一株老柳樹,白居易從旁邊路過的時候,看到這棵樹皮斑駁衰朽不堪的老柳樹不禁感慨萬千。他在柳樹前立馬良久,默默的寫下了一首詩,叫《勤政樓西老柳》:
“半朽臨風樹,多情立馬人。
開元一支柳,長慶二年春。”
短短的一首五言絕句把百年的歷史變遷和人世滄桑巧妙融合在一起,老人、老馬、老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