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諒無凌寒色,豈與青山辭,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柳宗元在柳州任職的後期,名相裴度已經執政。
裴度對長期遠貶的永貞諸人是抱有同情的。當年朝廷貶謫柳宗元、劉禹錫等人為偏遠州刺史時,就是靠身為御使中丞的裴度抗顏上疏,才迫使憲宗皇帝收回成命,將劉禹錫由播州刺使改為條件較好一些的連州刺使。
此時,北歸的吳武陵向裴度推薦柳宗元,所以,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宗元接詔,準備離開柳州,並已向上司管桂觀察使裴行立辭行。
但柳宗元還未及成行,就倒下了。
前一年,他與部將魏忠、謝寧等飲酒時,就曾有預感:“吾棄於時而寄於此,與若等好也,明年吾將死。”此語不幸言中。
柳宗元初到永州才三十三歲,還是一個年富力強的青年人。過了不過三、四年,到三十六、七歲的時候,身體已是相當衰弱了。他的精神也不好,連讀書作文都感到困難。
造成柳宗元身體健康狀況迅速惡化的原因,首先來自精神摧殘,在這樣一種精神抑鬱的狀況下生活,任何人都將會是很容易患病的。柳宗元獲罪被貶,又有幾位親人撒手離開人寰,打擊巨大,心情抑鬱,身體健康急劇惡化。
其次,艱苦動盪的生活環境,對柳宗元的身體健康也很不利。柳宗元有俸祿可享,並非衣食無著,生活貧苦。只是當地請醫求藥條件較差,有病也難以得到及時的治療,以致造成諸病纏身。
柳宗元先後得了痞病、心臟病、腿浮腫、腳氣病、疔瘡、傷寒、痞痛。
眾疾中,外有腳氣,內有痞病,尢以痞病為甚。痞病的症狀是脾臟腫大,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常感到“不食自飽”。這種病重時一兩天便發作一次,一旦發病就心慌意亂,視力模糊,吃不下飯,人一天天消瘦,這令他十分苦惱。
為了治好疾病,儘快康復,柳宗元不得不自己研究起醫藥。他除了自己上集市買藥,還上山採藥,在庭院中種植了許多草藥。他向田夫野老請教,蒐集民間草藥驗方,“晨起自採曝,杵臼通夜喧”,自己採曬,自己炮製。
在痞病嚴重的一兩年間,柳宗元不飲酒,少看書,多出遊,自我調節療理。
為了治病,他還請長安的朋友給他捎些藥物,以補血氣,強筋骨。
他移居愚溪,終日與山水為伴,行歌垂釣,求得自我寬解。他與田夫野老交往,共苦筍,饋酸楂,邀酒持茶,以適應永州人的生活習慣。
儘管透過自服草藥,“痞病稍已”,但因“用南人檳榔餘甘,破決壅隔大過,陰邪雖敗,已傷正氣。行則膝顫,坐則髀痺”,他的身子骨已被疾病折磨得相當虛弱了。“齒疏發就種,奔走力不任”,柳宗元感覺未老先衰了。
這些疾病像藤條一樣鞭打他,午夜夢迴,如魔鬼恫嚇將他驚醒。柳宗元半夜時常感到大汗淋漓、喉嚨尖痛,連走起路來,都感到恍惚。
早在貶永州時,柳宗元在《茅簷下始栽竹》詩中就提到了自己的足疾:
“瘴茅葺為宇,溽暑常侵肌。適有重膇疾,蒸鬱寧所宜。
東鄰幸導我,樹竹邀涼颸。欣然愜吾志,荷鍤西巖垂。
楚壤多怪石,墾鑿力已疲。江風忽雲暮,輿曳還相追。
蕭瑟過極浦,旖旎附幽墀。貞根期永固,貽爾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寧復持。清泠集濃露,枕簟悽已知。
網蟲依密葉,曉禽棲迥枝。豈伊紛囂間,重以心慮怡。
嘉爾亭亭質,自遠棄幽期。不見野蔓草,蓊蔚有華姿。
諒無凌寒色,豈與青山辭。”
元和三年(808年)在永州寫下這首詩的十一年後,元和十四年(819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卒於柳州,享年四十七歲。
柳宗元為官清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