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於今香火遍嬴州,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愈來到袁州,馬上開始察民情、施惠政,身體力行,興利除弊。

在一次夏秋遊憩途中,韓愈見一棟民居屋簷下,有一個蓬頭垢面,衣服破爛,枯瘦如柴的女子,惻隱之心使他上前詢問,原是一個經不起奴隸主鞭打而逃出來的女奴。

韓愈經過進一步瞭解,發現袁州這個荒蠻小州,因生活貧困、流離失所,天災人禍造成良家男女沒入為奴的還有很多,心情沉重的韓愈一邊查閱大唐律法,一邊思考解救他們。

按照袁州風俗,平民女兒抵押給人家做奴婢,超越契約期限而不贖回,就由出錢人家沒為家奴,叫做“典貼奴婢”。

大唐律法規定:“不許典貼良人男女作奴婢驅使。”韓愈認為典貼奴婢“既乖律法,實虧政理”,一邊奏知朝廷,一邊制定府規:“凡是被沒入為奴婢的良家男女,從他們典押到主子家做苦工的第一天算起,累計天數和每天應付多少勞動報酬的總金額,足夠者應放回。不足者補足後或以後補足,奴婢均應放回,歸之父母”。

這個府規下達後,袁州共有七百三十餘名奴婢回到家庭或父母身邊,那個女奴因父母雙亡,無人作主,韓愈用自己的俸薪將她贖出,帶回家中收為義女。韓愈離開袁州時,對她的生活作了妥善安排。

袁州當時是個偏遠荒蠻,文化落後之州,在韓愈未來袁州之前,教育落後,文化饋乏,更別說出進士、狀元,是韓愈將先進的中原文化帶到袁州,促進了袁州的教育與文化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使袁州辦學之風盛行,人才輩出。

元和十五年(820年),袁州遭受大旱,赤土難生,民生堪憂。如何緩解旱情,迫在眉捷。在積極想法抗旱的同時,韓愈又親率州縣官員、士紳來到離州府數十餘里的仰山神廟祈雨。

不久天降雨露,大地復甦,萬物生機,百姓歡呼。也許正是韓愈的理政為民、拯救蒼生,願蒼天降罪於己,而不能殃及百姓的真誠,擔當、無畏的情懷,而感動了神靈蒼天,也深深地感動了袁州百姓。

在韓愈貶潮州移袁州的時間,侄孫韓湘與韓滂一直隨行。韓滂本是才華橫溢的少年,卻早年英逝,卒於袁州府衙,年僅十九歲。

韓愈又一次遭受痛失親人的悲痛,寫下《唐韓滂附韓愈志》碑文。在不到二年的時間,韓愈痛失兩位親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