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從心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於今香火遍嬴州,穿越遇李白,樂從心來,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韓愈以“計庸”的方法來解決奴婢問題,並以官方的契約文字為證,還奴婢者以自由,這確實是一個合情、合理、合法的好措施。如果是債務糾葛為奴的,則緩和了民族矛盾。

韓愈於潮州釋放奴婢一事,是一件無可置疑的德政。

韓愈在潮州還興學育才,這是對後代影響至深、貢獻最大的一大作為。韓愈雖不是潮州鄉學的創始者,但他對振興潮州的文教事業,自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韓愈一貫以繼承孔、孟的道統自居,以弘儒衛道為己任,力圖透過教育以喚起人們自身之理性來解決紛亂複雜的社會問題,把興學育才作為施政的根本措施。

他在《潮州請置鄉校牒》中就曾明白無誤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以德禮為先,而輔之以政刑”,而“欲用德禮,未有不由學校師弟子者”。

要辦好潮州的鄉校,需有一定的資金。為此,“刺史出己俸百千以為舉本,收其贏餘,以給學生廚饋”。開元二十四年令,四品官(潮州刺史為正四品下階)月俸十二千四百,百千相當於八個多月的俸祿。

也就是說,韓愈把治潮八個月的所有俸祿,全數捐給了學校。作為被貶之官員,能如此熱心當地教育,精神確屬難得。

但是,韓愈對潮州文教的最大貢獻,還不在於捐款的多少,而是在於他能大膽地啟用當地人才,推薦地方俊彥趙德主持州學。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是韓愈的人才觀。為了辦好潮州的鄉校,韓愈認真發掘可為人師的鄉彥,終於發現了海陽人、唐代宗大曆十三年進士、“心平而行高,兩通詩與書”的趙德。

韓愈對趙德的評價是:“沉雅專靜,頗通經、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論說且排異端而宗孔氏,可以為師矣!”於是,毅然舉薦他:“攝海陽縣尉,為衙推官,專勾當州學,以督生徒,興愷悌之風。”

啟用當地人才主持州學,使教育事業能保持相對的穩定性,是一項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決策。韓愈的做法,為後世蒞潮的官員樹立了一個光輝的典範,也是他贏得潮人世代推崇的一個重要原因。

韓愈初抵潮州,即作《潮州刺史謝上表》,為自己辯白。

幾個月後,收到韓愈奏章的憲宗對諸位宰相說:“昨日收到韓愈到潮州後的上表,所以想起他諫迎佛骨之事。他很是愛護朕,朕難道不知道?但韓愈身為人臣,不應當說人主奉佛就位促壽短。朕因此討厭他太輕率了。”

憲宗意欲重新起用韓愈,所以先說及此事,觀察各位宰相的態度。

眾宰相中,同平章事皇甫鎛憎恨韓愈為人心直口快,怕他重被起用,便搶先回答說:“韓愈終究太狂放粗疏,暫且可考慮調到別郡。”

元和十四年(819年),適逢大赦,憲宗十月量移韓愈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

到此時,韓愈只在潮州任上不到八個月。八個月很有限,但是潮州老百姓看到了他愛民勤政的一顆心:辦學校,興教育,治水患,驅鱷魚,解放奴隸,引進良種,甚至試著推廣標準話。

“到官才八月,潮平鱷渚,於今香火遍嬴州。”這就是歷史對韓愈的最好評價。

潮州百姓永遠記住了韓愈,潮州的山水、路堤、亭臺,很多都為紀念韓愈而命名,後人因此讚道:“不虛南謫八千里,贏得江山都姓韓。”這份永遠的紀念,不僅因為韓愈能寫一手錦繡文章,而且因為他拋卻了個人榮辱,腳踏實地地為老百姓謀福利、做好事。

元和十四年,艱辛的一年終於浩蕩地行至歲末。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五十三歲的韓愈又一次攜老帶幼,遠涉千山萬水趕往人丁稀少、森林密佈,“風蕭蕭兮白鷺起,雨濛濛兮野狼啼”的偏僻山區袁州。

春天,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遇李白

樂從心來